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新时代·新迪庆|八看五比之“住”篇:住有所居 托举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4-10-10 21:30:0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新时代·新迪庆|八看五比之“住”篇:住有所居 托举稳稳的幸福



开栏的话

75载砥砺奋进,75载大道如歌。

梅里雪山、松赞林寺、普达措国家公园、滇金丝猴……迪庆之美,看不尽也道不完。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云报全媒体采访组走近迪庆藏族自治州各族群众,从他们的讲述中,听见最真实的心声;于最细微的变化,见证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

我们无法忘记一路走来的那一张张笑脸,它们见证着发展变迁,充满着幸福喜悦。无论衣、食、住、行、学、医、养、权的“八看”,还是比解放前后、自治州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新时代以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人民当家作主变化的“五比”,每一处、每一次变化,都印刻在全州各族群众心中。

从衣不蔽体到精致华服、从闭锁高原到拥抱世界、从一穷二白到跨越发展……今日迪庆,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村一户的变迁,就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真实写照。10月1日起,我们将以文字和镜头,带大家走进新时代、新迪庆,见证这里的新发展、新面貌。



记者见到立青品楚时,他正在工地上忙碌,满脸满头泥灰。这些天,他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西当村的自建房刚刚封顶,正忙着和施工人员装修扫尾。

尽管房前堆满水泥,眼前这座三层半高的藏式风格建筑已是风貌尽显。在四周绿树和连绵山脉的映衬下,颇有遗世独立的模样。三层楼房共有700多平方米,立青品楚投资了将近100万元。

右侧房屋为立青品楚家第一代住房,左侧房屋为第二代住房

说到建新房的缘由,立青品楚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左一右矗立着两座房屋。右侧的藏式建筑为土木结构,十分简陋未经装饰,这是20世纪70年代他祖父辈建的;左侧的藏式建筑有两层楼,从用料和大小都能看出居住条件明显改观,这是2010年他父亲一辈建的。

“第一代房屋人畜混居,第二代房屋好多了,实现了人畜分离,设有火房、卧室,居住条件很不一样了。”立青品楚说。

仅仅用了14年时间,第三代楼房在祖宅原址拔地而起。不久后,立青品楚一家将乔迁新居,享受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现在就更好了嘛,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都有了,每间卧室都设置卫生间,我的父辈和很多藏族同胞根本想不到,短短几十年住房条件发生了这么大变化。”立青品楚感叹道。除了自家居住外,立青品楚还准备依托紧邻雨崩的“区位优势”,将8间房间开成民宿。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庐,是中国人最朴素的追求。当时间的年轮走过75年,迪庆大地新房座座而起,旧屋改造升级,成为各族群众温暖的归宿。

不仅如此,从自住到接待游客,房屋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香格里拉市天界神川酒店前台,来自江西的游客张步坚正在办理入住手续,这次故地重游让他感慨万千,而谈到住宿条件变化,张先生更是有说不完的话。

“30年前我去梅里雪山雨崩村徒步,那时候还住在用木头和塑料搭建的棚子里,半夜下雨被子都淋湿了。这次又去了雨崩,看到许多民宿都非常高端,简直是天壤之别。整个迪庆州星级酒店更是遍布各地,今天住的这家酒店条件也很好。”

在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都日谷村民小组,村民汪堆正在自家的巴适民宿里整理房间。巴适民宿是一座院落宽敞,外观大气,用藏房改造的充满藏族风情、独具匠心的高端民宿,投资超过100万元。

“小中甸镇有阿布吉措、碧沽天池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便利,我就想把自己原来的房子改造成民宿。一是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再一个也可以让游客有一个好的住宿环境,体验一下我们藏式建筑风情。”汪堆说。

如今,汪堆在享受着优质住房条件的同时,还有了一份稳定的民宿经营收入。在经营中,汪堆注重与游客交流互动,向他们介绍藏族传统文化和周边自然风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在民宿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此外,他还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旅游服务,共同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自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形成第一次乡村旅游热以来,迪庆州政府大力开发和推广乡村旅游,迪庆州以松赞系列为代表的半山酒店、精品民宿孕育而生,迅速拉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截至目前,迪庆州29个乡镇197个村(社区)初步测算共有旅游民宿557家,其中精品民宿174家,共有乡村旅游从业户数近5500户,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2万人,占全州人口数的2.7%。

破旧土屋、木屋改建为坚实安全的混凝土房屋,荒地上新建起一栋栋楼房,一批批群众搬迁到城里集中安置点……长期以来,迪庆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全州住建部门进一步加强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住房不断增加、设施明显改善,住房建设蹄疾步稳,全州群众基本实现住有所居。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从自己住到开民宿,雪域高原房屋座座,托举着群众稳稳的幸福。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铁成 谭雅竹 张帆 马喆 赵丽槐 杨子双 彭少杰 贡秋次仁

迪庆日报记者:此里只玛

德钦融媒记者:扎史江初

云南日报-云新闻责编:王剑钊

审核:谢祥睿(谭雅竹 马喆 赵丽槐 张帆 彭少杰 李铁成 贡秋次仁)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