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西南林业大学持续发力守护云岭大地生物多样性
      发布时间:2024-11-01 09:30:04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西南林业大学持续发力守护云岭大地生物多样性

云南地处西南山地、喜马拉雅和印缅地区三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且受威胁最大的热点地区的核心区域和过渡接合部,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生物多样性极具全球意义,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记者获悉,继2021年、2022年COP15第一、二阶段会议之后,西南林业大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多重发力。

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化方面。该校助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持续跟踪《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执法成效监测并梳理推进后续修订工作,此前还曾起草、推进该条例立法及开展相关研究。主持起草《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为古茶树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可持续利用护航。选派研究团队参与省人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立法”工作,参与编制《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

在自然保护地综合科学考察、监测和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方面。该校聚焦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深入云岭大地几十处自然保护地开展综合科学考察,阐明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编制保护地总体规划和可持续旅游康养规划,探索保护管理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高黎贡山、哀牢山等自然保护区布设视像监控体系,新物种、新纪录不断发现。与老挝、越南等国相关部门合作,开展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实施跨境联合巡护,探索建立跨境联合保护机制,推进能力建设国际培训。

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外来入侵物种管控方面。该校成功开展二十余种国家重点保护蕨类人工繁育研究,完成鹿角蕨原生地回归和玉龙蕨人工繁育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完成多种保护植物研究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基础,为兰科物种多样性形成和系统演化提供基因组学证据。针对旗舰物种开展保护生物学研究和应用探索,实现冠斑犀鸟野外人工繁殖增殖。编撰《云南昆虫名录》,确证云南是中国昆虫多样性最丰富省份。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评估与监测预警研究,完成云南省第一部州级入侵生物物种图鉴。承担云南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项目,服务生物多样性本底及动态变化评价。

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立足云南是中国竹类资源最丰富省份的良好资源禀赋,该校在大型丛生竹研究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实现了筇竹等竹种从濒危保护状态到产业化发展转变,积极倡导“以竹代塑”,构建绿色环保产业链条。针对蒜头果开展研究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促进其种群数量增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云南生物多样性网上博物馆借助前沿技术呈现自然生态与珍稀物种,浏览量突破千万人次。该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公选课程,面向机关、大中小学和社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助力推进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建设的绿色教育。

在打造生物多样性醉美校园方面。该校以生物多样性打造的绿美校园成为大众福利。经过学校道路和绿化升级改造,校园绿化率40%,绿化覆盖率达46%,位居云南高校校园绿化前列。校园内使用多种植物并悬挂科普解说牌。校园鸟类丰富,成为新景色和打卡点。

继往开来,西南林业大学师生将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COP15提出的“生态文明,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标“昆蒙框架”目标和云南省行动计划,积极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与挑战,探索本土化解决方案,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目标、履行国家责任义务贡献西林力量。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沈艳

责编:谢祥睿

审核:张晓橙(沈艳)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