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绿色矿山装上“智慧大脑”
      发布时间:2024-11-06 23:10:0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绿色矿山装上“智慧大脑”

站在山西潞安化工集团高河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化应用监控中心,电子大屏实时显示着井下采煤场景,矿井运行数据和运行趋势一览无遗,井下瓦斯、水害、矿尘、火灾等安全生产情况尽在掌控之中。10月31日,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四力’践行”山西行来到这里,调研采访传统煤矿企业智能化升级情况。

打开公司智能管控“一张图”,5G智能化应用场景尽收眼底:全国首个真正基于5G网络VoNR的“新通话”,在井下5G信号覆盖区域实现了高清语音视频通话,并达到分层级的安全隔离和精准管控;5G+蓝牙气体监测仪实时采集井下各地点环境参数;5G+智能手表动态监测井下人员的心率、血氧等健康情况;5G+NFC电子标签实现了对大型机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5G+远程协助实现对井下作业人员作业过程的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协助……

与此同时,高河能源还和华为合作,建设以虚拟化架构为核心的云数据中心和智能管控平台,同步构建网络安全运维系统,实现了矿井生产、安全类子系统的云存储、云计算、云守护。运用GPT智能技术研发的“电博士”,具备了“会学习、能思考、会行动、可对话”的能力,打造了智能电力知识问答、供电设备维护指导、供电故障智能处置等实用功能;基于AI视频分析、红外探测技术开发的红外栅栏闭锁+红外热感应闭锁模式的“电子围栏”,实现对井下人员不规范行为的安全管控和对大型设备转动部位的精准防护……

“从昔日信息孤岛到通信畅通无阻,从传统机械生产到智能综合采掘,从人工作业到智能机器人上岗,公司搭建起了‘1+3+N’的智能化矿井构架。”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把井下比作一座煤城,如今的这座煤城,有了智能化装备和技术的帮助,“坐在地面采煤”已成为现实。

据介绍,作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的高河能源公司,近年来积极抢占“智”高点,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到生产各环节,全面提升了矿井本质安全管理和绿色发展水平。

在“智慧大脑”建设方面,完成了5G一张网、云数据中心、智能管控平台“三大信息基础平台”,发布了全国首个“智矿通”应用体系,实现了10个大类、78种智能化应用场景的智能管控,31个固定作业场所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化综放方面,引进了一大批国际一流设备,具备了“在线监测、一键启停、顺序启停”功能,实现了“自动控制为主,人工远程干预为辅”的技术变革。智能化掘进方面,实现了5G和掘进工艺的深度融合,具备了超视距远程控制、视频监控、语音传输等多种智能化功能。安全生产方面,实现了井下各种数据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通过智能管控平台将数据进行融合联动,提高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水平。

与此同时,高河能源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也走出了坚实步伐。

公司充填开采示范基地,一台台巨大的机器正在高速运转。这些从几百米的井下运来的煤矸石,与废弃的粉煤灰、胶结料、水等在地面被加工成一种膏状浆体后,通过管道被输送到井下。

在煤炭大省山西,煤矸石是主要的工业固体废物类别之一。大量煤矿在产煤同时分拣出的矸石,需占据额外的土地进行处理,影响生态环境。作为全省唯一一座矸石返井充填和充填开采试点的矿井,高河能源公司深入实施了膏体充填开采项目。该项目属于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年处理矸石可达70万吨。项目采用先进的第四代充填技术,能在采空区形成以膏体填充体为支撑的覆岩体系,最大程度保证顶板完整性,提高了安全生产系数,将地表沉降控制在建筑物允许范围之内。

“膏体充填开采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传统采煤沉陷区道路断裂、农田沉降等难题。”工作人员介绍,充填开采避免了矸石占压土地,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减少地面沉降,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环保效益和安全效益的统一。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充填开采煤炭80余万吨、消耗矸石约80万吨,置换后释放的产能创造利润2亿多元,初步建成规模量级较大的绿色开采矿井和综合绿色开采技术完整的矿井,实现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此外,公司还建成了矿井水循环利用系统,将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洗煤厂洗选、井下生产和后勤生活服务,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96.3%。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陈晓波

编辑:黄世俊

审核:李兴文(陈晓波)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