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新闻关注丨靠“摸鱼”得到人民日报点赞,这个地方有点厉害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生态版,刊发了题为《开发生物资源,办法更多元》的文章,点赞云南“更加多元地开发生物资源,不仅有助于充分挖掘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还能形成更加强大的合力来保护生物资源”。
文章中提到,“位于云南昆明市宜良县马街镇的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云鱼谷,不仅可以品尝人工养殖的鱇浪白鱼、大头鲤,还能透过水族箱、生态池观赏胭脂鱼、金线鲃等珍稀濒危鱼类,走进展览馆了解中国鱼文化;这里全年可垂钓,天热时孩子还能在浅池内摸鱼。吃鱼、赏鱼、摸鱼,为云鱼谷每年带来近4000万元收入,不仅带动了群众增收,还让企业有了资金收集、驯养、繁育珍稀濒危土著鱼。模仿野外生境、研发人工饵料,土著鱼种质资源保护投入巨大,加上驯养繁殖周期长、成本高,售价不便宜,单纯从“吃”的角度利用,该公司颇感吃力。同时,收集了那么多种质资源,不能向外界展示,也难以更好发挥土著鱼种质资源的价值。这两年,借着研学、垂钓等活动,云鱼谷顺势开发了土著鱼“好看”“好玩”方面的价值,收入已经占公司营收的近30%。”
一起来了解这个神秘的云鱼谷——
说起云南鱇浪鱼,你或许会想到抚仙湖,但不一定能想到,它跟宜良也有交集。在昆明市宜良县马街镇有这样一个地方,坐落于县城40公里外的马家冲社区,依山傍水,青山环抱,一湾湾碧玉般的鱼池一个接着一个,白鹭、苍鹭以及不知名的水鸟或停驻在池畔。但这里不是湿地公园,也不是观鸟胜地,而是云南土著鱼的秘密基地。
茂湾水产:从鱇浪鱼保护到土著鱼成功繁育的科研征途
复杂的地理地形和多样的水域环境类型为云南孕育出了丰富的土著鱼资源,但因局部水域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土著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鱇浪鱼”“后背鲈鲤”“短须裂腹鱼”等种群陆续成为了国家保护动物行列中的濒危珍稀鱼类。
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茂湾水产”)历时12年,相继攻克了一系列云南土著鱼人工繁殖的难题,在云南率先实施鱇浪鱼、短须裂腹鱼训化繁育,建立了云南高原土著鱼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土著鱼繁育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探索走出了一条拯救、繁育云南土著鱼的“科研征途”。
12年坚守攻克鱇浪鱼人工繁育难题
茂湾基地科研成果展示栏
昆明市宜良县马街镇海马箐水库下游的兰茂箐,海拔、水质、水温等环境指标与抚仙湖十分相近,茂湾水产的养殖基地就建在这里。鱇浪鱼身披一层柔软铮亮的细鳞,刺软,肉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省内外都享有盛名。因人工捕捞频繁,特别是在引入外来物种银鱼之后,短短七八年,鱇浪鱼产量急剧下降,在市场上的卖价一度高达3千多元一斤。让濒临灭绝的鱇浪鱼脱离消亡于世的厄运并重返抚仙湖,是公司董事长殷树茂的愿景。
从抚仙湖收集来野生鱇浪鱼苗在水塘里开始育种,从种鱼的筛选到成功受孕而后孵出直至养成,需要全身心投入,时刻关注鱼苗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并给出及时的应变对策,处理妥当才能成功培育。“最开始时经常因为一次气温的骤降或者捕捞疏忽、运输不当各种原因,养殖的几千条鱼苗就死了,损失挺大。”鱇浪鱼苗育种的多次失败表明了鱇浪鱼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
意识到不能再独自盲目地试验鱇浪鱼养殖,茂湾水产转向寻求专家团队及科技手段的帮助。2012年公司成立,开始研发规模化人工养殖繁育技术。“一种能调节水含氧量的鱇浪鱼养殖鱼池”“一种用于培育鱇浪鱼的害虫驱赶装置”“一种室外太阳能自旋式渔业增氧机及其方法”……在团队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被攻克,公司陆续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技术,对鱇浪鱼养殖过程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水流、水质、光照、水温和饲料等进行人工调控,构建起了一整套标准化养殖管理技术。
“我们实现了对鱇浪鱼优质、高产、高效的人工繁殖,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殷树茂说道,在科学的养殖方法下,茂湾水产目前孵化鱇浪鱼的成活率达80%以上,每年繁育优质鱇浪鱼鱼苗7000万尾以上,鱇浪鱼产量达到100吨以上。“作为水产企业,理所应当要研究养殖技术,茂湾水产荣誉墙上的17项专利技术证书,就是我们公司团队攻克了鱇浪鱼孵化、培育、养殖、运输等多方面技术难点的佐证。”
汇聚100余种珍稀土著鱼种质资源
茂湾水产养殖基地
茂湾水产的养殖基地里,数个水质各异、水流湍急程度不一的鱼塘尤其吸引众人的注意。“滇池高背鲫喜欢在底质肥沃的浅水带栖息,宜良白鱼喜欢在流水环境的中上层活动,短须裂腹鱼特别挑剔,需要在极其干净的水中才能生存……”公司董事长对适宜不同鱼类生存的环境如数家珍,这为公司研究稀缺鱼类种群的人工繁殖技术奠定了基础。
据文献显示,247种鱼类的种群数量比起20世纪60年代来已经明显减少,鱼类资源的生物多样性正以极快的速度下降。茂湾水产在切实获得科技对人工繁育鱇浪鱼的巨大助力后,开始了下一步规划,尝试打造一个土著鱼基因库、把云南土著鱼类的种质资源尽可能多地收集保护起来。
基于这个设想,公司与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共建起了土著鱼繁育研究基地及教学实践基地。除了与省内高校合作外,也重视省外优质资源的利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陈昌福教授的加入为茂湾水产拉开了引进省外高端科技和产业领军人才团队的序幕。
云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建设工作启动后,茂湾水产与云南大学共同发起设立了“云南高原土著鱼研究院”,成为了云南省首批认定的20家新型研发机构中的一员。研究院成立两年来,得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更加有效地引领此前建立的研究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平台高效发展。殷树茂介绍,在土著鱼繁育的科技创新中,研究院发挥了很好的纽带建设作用,通过联结多方力量,茂湾水产整合起国内外水产研究先进科技成果,与省内外高校联手逐一攻克了云南土著鱼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遗传多样性、良种繁育等领域的技术难题。
茂湾水产养殖基地土著鱼科技馆
作为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鱇浪白鱼、裂腹鱼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基地”的项目实施单位,茂湾水产依托多年研究鱇浪鱼养殖技术的成果,以鱇浪鱼、裂腹鱼为核心,与专家团队陆续又攻克了大头鲤鱼、短须滇池高背鲫等一批云南知名土著鱼的人工养殖技术难题。
如今,茂湾水产的生态养殖基地分布着198个仿野生生态循环养殖鱼塘,仙四须鲃、大头鲤、滇池高背鲫、花鲈鲤、后背鲈鲤、裂腹鱼、中国结鱼、中华胭脂鱼等177种不同的珍稀土著鱼在为自己“特别定制”的鱼塘中自在畅游,每年共计能孵化土著鱼优质鱼苗2亿尾以上。
迈向渔业产业化之路
茂湾基地高原土著鱼产品
在实现珍稀土著鱼批量化、规模化繁育后,茂湾水产为抚仙湖增殖放流供应了鱼苗110万尾,还陆续为东川区水产养殖企业赠送鱇浪鱼苗。除此之外,茂湾水产还致力于发展渔业产业化精深加工,拓展产品品种及层次,提高其附加值。公司鲜活鱇浪鱼、盐渍鱇浪鱼、大头鲤、高背鲫等八个水产品得到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其中两个产品还收获了农博会金奖、优质农产品等奖项,为打造云南高原特色渔业产业提供了一定支撑。
“我们想以广大分散的养殖生产者为基础,依托本地渔业优势资源和加工流通企业,通过专业化服务和现代化管理,推动渔业产业化,增加渔民收入,提升渔业经济效益。”茂湾水产努力推进养捕加、产供销一体化,希望通过渔业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走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道路。
今年暑假期间,鱼文化展馆、土著鱼科普馆已接待了多批学生,让学生亲手打捞土著鱼进行科普教学,这是茂湾水产正在组织进行的科普研学项目。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把科普项目和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科普小院+渔业养殖基地”的模式,形成赏鱼、钓鱼、品鱼、卖鱼为一体的产业链,丰富产品种类,适应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塘主”自述:做“新农人” 让鱇浪鱼成为云南走出去的第一条鱼
“我的朋友们都叫我鱼二代,因为我继承了父亲的1860亩鱼塘,这是回到马街以后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殷立京打趣说道。回家继承鱼塘并不是她最开始的梦想,大学毕业后的她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她没有想过要回到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工作。从很小的时候,殷立京便看着父亲殷树茂研究鱼类,没日没夜地投身养鱼事业,这是她最不理解的事情。
一直被打上标签的殷立京一心想脱离父亲,脱掉父亲带给她的光环。在外打拼多年后,她也渐渐理解了父亲多年来的坚持和良苦用心。“我的父亲是个非常执着的人,他的执着源自热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父亲的使命就是保护这些鱼类”,此后殷立京内心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受到父亲的影响,2022年殷立京选择回到马街镇,开始了“新农人”的创业之路,和爸爸学习土著鱼养殖,从事云南珍稀土著鱼类的收集保护、繁育养殖、高原特色绿色食品开发等相关工作。“我和我爸有很多理念上的不相同,他是传统的老一代的思维方式,包括做事的风格,我比较可能偏向互联网一些,想通过网络来助力自己的企业发展,老一辈的人觉得他们觉得这是不务正业”,这是殷立京和父亲在养鱼事业上最大的分歧。殷树茂认为他们的任务只需要做好养殖端,而女儿想要的是养殖和销售都同样出彩,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将鱇浪鱼的影响力扩展至全国。
面对销售端的短板、宣传力度不够大的问题,殷立京便四处奔走,寻找鱇浪鱼的销售渠道,期间也遇到很多的挫折,但她从没有想过放弃,不断的探索一些新的出路。在她的带领下,做了鱇浪鱼的第一次线上直播,直播的效果也非常可观,通过直播等方式让鱼类销售的端口不再欠缺。目前,鱇浪白鱼水产品通过东方甄选、盒马生鲜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市),成为第一条走出云南的土著鱼水产产品。
“农业生产是比较辛苦的,不像其他产业可以见效很快,农业是属于要长期投入的一个行业,特别是水产业”。殷立京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的年轻人,乡村的发展需要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用新的方式才能走出一条致富之路,在乡村也大有可为,有人才有乡村振兴。
殷立京为了更好地助力养殖基地发展,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吸纳了更多的90后、00后加入她的团队,她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回乡创业,将外面好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带到自己的家乡,通过新时代青年的力量和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搭建成功后殷立京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展研学活动、技术研究,让小孩乃至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云南的稀有鱼类资源。
作为一位回乡创业的90后“新农人”,殷立京带领养殖基地转型升级,将茂湾基地养殖鱼塘改建为仿野生生态循环养殖鱼塘,对土著鱼实现仿野生环境养殖,养殖用水循环使用,养殖更加生态环保,基地养殖的鲜活鱇浪鱼连续三年分别获得中国昆明国际农博会“金奖”和“优质农产品奖”。
“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水中的鱼类,更是整个自然界的生态链”
早在成立茂湾水产之前,1995年殷树茂就开始从野外收集保护和人工驯养鱇浪白鱼,近30年的时间,一个个技术难关被突破,逐步实现了鱇浪白鱼的人工驯化养殖、人工辅助繁育,以及大水面养殖技术和小型鱼类规模化生产型繁育技术的研发。这些努力不仅在保护中开发了新的产业,也为鱇浪白鱼的绿色发展开辟了道路。
2012年,茂湾水产通过招商引资,来到了宜良县马街镇马家冲社区,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石渣地,但得益于1740米的海拔以及数条河流并流形成的复杂地貌,这样的自然环境为更多物种提供了生存的可能,也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照顾每一个物种的不同习性。例如,有的鱼类喜欢急流的生存环境,有的则偏爱缓流,这就需要为他们营造出相应的生存环境;同时,对于生活在底层的鱼类,也需要营造出符合其生存需求的底层环境。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水中的鱼类,更是整个自然界的生态链。”深受父亲影响的殷琦丰这样说。
2017年9月,一场特大暴雨导致茂湾水产400多亩的鱼塘被淹,近两亿尾的鱼苗流失,损失6000多万。相比于基础设施的修复,重新培育鱼苗的过程更是漫长而艰难。“这五年的心血与努力在瞬间化为乌有,一切就像回到了2012年。”殷琦丰说,“换种思路而言,这些流失的鱼种随着水流而下,相当于被我们放生到各大江河湖泊里,只要我们觉得自己在从事一个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往下走,不管是收益、社会价值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也好,总会有收获。”
如今,茂湾水产养殖基地占地面积达1860亩,其中包括养殖水域870亩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区990亩,是云南范围内连片规模最大、保护物种最多的民营企业养殖基地。
“我是本村人,上下班骑个电动车很方便。”
“离家近,在照顾家里的同时,也能增加一份收入。”
“我家的土地流转给他们,我也在他们基地里打工,收入还不错。”
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茂湾水产不仅盘活了原本闲置的荒滩土地,还使得90%的周边土地得以流转,企业定期支付地租,确保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从殷树茂自己“摸鱼”
到影响自己的后辈继续“摸鱼”
再到带动附近村民一起“摸鱼”
最后扩大到让游客、学生统统都来“摸鱼”
人民日报给茂湾水产点赞背后的逻辑
就是要让利用生物资源
从好吃到好看、好玩
通过多元开发的手段
实现经济价值
形成强大合力
最终目标
是更好地保护生物资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来源:人民日报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宜良县融媒体中心 都市时报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蔡飞
审核: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