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着力推动“咖啡+”农文旅融合发展——
云咖香浓 “黑马”蹄疾
微风徐来,自带咖香。眼下,2024—2025云南咖啡产季落下帷幕,但各主产区依旧热闹非凡。“以前每年4月至6月,是文化园的旅游淡季,今年的游客特别多,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比顿咖啡产业文化园总经理赵琴香介绍。
在咖啡庄园里观美景、品新豆,惬意自在。如今,在云南像比顿这样的咖啡庄园还有不少,美景“流量”变发展“增量”,规模效应显著。
农文旅融合借文旅产业之长,延展农业价值链条,推动农业向“产品+服务+体验”的全新模式转型升级。
种好咖啡,还要用好咖啡。身处发展黄金期,云南咖啡牢牢抓住了这一机遇。近年来,云南不仅着力于产业提质增效,还利用咖啡的商品属性,凭借“咖啡+”不断扩大产业影响力。驱动产业升级,云咖产业焕发新活力。
14家省级咖啡庄园打开流量密码
保山比顿咖啡庄园获2023年度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区,是全国唯一一家咖啡类园区。
中午12时,坐落于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的比顿咖啡庄园迎来了客流高峰,游客们参观咖啡博物馆、品尝咖啡果皮茶、咖啡豆炖鸡等美食。园内业态丰富,设有咖啡加工生产线、咖啡文化展示厅、自然音乐咖啡馆、咖啡制作体验中心、咖啡书屋、生态咖啡种植展示园、咖啡小院民宿等。
“比顿咖啡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品牌推广及产品销售。”赵琴香说。2024年,比顿咖啡庄园累计接待游客41.71万人次、旅游收入2427万元。
从潞江坝新镇盘旋而上,经过一段4.5公里的公路,最高处的坝子叫坝湾村。一座76万块砖垒成的古典风格的庭院最为显眼,青砖红墙,新老建筑的碰撞与对话迸发出不一样的艺术气息。庭院里、回廊上随处可见品饮咖啡、打卡拍照的游人。这一刻,新寨咖啡庄园让每一位到访者邂逅了属于自己的浪漫。
“在这儿,游客能喝到正宗的保山小粒咖啡,还能通过咖啡加工空间、咖啡厅、咖啡博物馆等,深层次了解小粒咖啡。”保山市新寨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显文说。
在谢显文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庄园里的咖啡博物馆,这里展示了潞江坝与咖啡相关的数百件实物,从咖啡品种到加工器具,一件件展品见证着数十年潞江坝种植咖啡的历史。
农文旅融合,不是农业、文化和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对于这一点,庄园主们都有深刻的理解。“历史和文化是庄园的关键词。我们希望将它打造为融合不同产业和业态的综合体。”谢显文说,从咖啡种植区到产品展示区,从咖啡博物馆到咖啡菜谱系列,公司希望延长整个产业链,把参观、体验、购物、品尝、住宿等要素融合进来,打造一个咖啡爱好者和游客都会前来“打卡”的地方。
离开保山,前往云南咖啡的另一重要产区。
秘境深处,群峰如黛。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天坑景区旁,秋珀庄园的咖啡种植园迎来采摘收尾期,肥沃的土壤、充沛的光照和显著的昼夜温差,共同孕育出高品质的冠军咖啡。山顶的秋珀庄园咖啡体验馆内,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手捧香醇的咖啡,品味着佤山大地酝酿的独特风味。
近年来,秋珀庄园依托1650米高海拔种植园,以“咖啡+文旅”为主线,打造集种植、体验、研学、度假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在产业布局上,秋珀庄园巧妙串联周边翁丁原始部落、千米国画长廊等优质旅游资源,形成了“以咖促旅、以旅兴咖”的良性发展格局。精心打造的山顶咖啡体验馆,让游客沉浸式参与“从种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体验,学习烘焙、冲煮等专业课程,为咖啡爱好者提供学习平台。
“我们通过发挥冠军庄园和景区叠加优势,吸引了众多咖啡爱好者和游客。通过开发咖啡周边产品,不断丰富游客体验。让临沧咖啡的醇香,从田间飘向更远的远方。”秋珀庄园主理人赛敏介绍。
看庄园发展,听庄园负责人们的经营之道不难看出,云咖产业进入文旅赛道不是简单的融合,而是因地制宜,将土地、生态、房屋、人才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自2022年起,云南咖啡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政策的双重利好下,云南咖啡“出圈”。这颗“边陲豆”摇身变成“国际豆”,云南咖啡代表中国香飘四海。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咖啡+文旅”,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开展“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认定工作。
截至目前,已认定了“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主体14家,持续强化了宣传推介,保山新寨咖啡庄园、普洱爱伲咖啡庄园等一批精品咖啡庄园,相继成为时尚旅游消费网红打卡点。保山乎壳咖啡庄园、临沧双江荣康达咖啡庄园等正逐步成长为咖文旅融合的典型。
6大主产区因地制宜创新发展
请君一杯咖,共品山水情。人们对山水田园的向往带来了云南咖啡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好时机,“咖啡+文旅”融合发展中不断创新探索,从市场入手,不仅让云南咖啡代表“中国味”,也让云南咖啡农文旅融合产品引领咖啡产业新趋势。
思茅区南屏镇曼歇坝村高山咖啡林间的曼歇坝精品咖啡庄园以智能化咖啡加工中心为依托,推出了“决明子荷叶咖啡”“虫草黄精咖啡”等创新产品,吸引很多咖啡爱好者慕名体验。
“咖啡是新的纽带,串联起农、文、旅的共生链条。”曼歇坝精品咖啡庄园的创始人冯海军介绍,庄园致力于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庄园不仅拥有自主管理的咖啡种植基地,还精心打造了一条从种子育苗、种植加工到采摘烘焙的全方位体验链,使游客能够深入参与到咖啡的全产业链中。
庄园能装得下多少云咖产业未来?看当下,展未来。在大力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背景下,普洱、保山、临沧、德宏、西双版纳、怒江6大主产区的云咖人信心满满。
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郑少永介绍,按照思茅区“一圈一带三廊道多庄园”和“点靓”大南部片区开发战略部署,2023年以来,思茅区吸引社会经营主体在曼歇坝、南岛河等咖啡种植区域建设高品质咖啡庄园。新建野鸭塘河谷、大象、北归极星、白沙坡美丽星村等精品咖啡庄园,提升改造晴开、林润、小凹子、天玉庄、绿洲等多个精品咖啡庄园,在南岛河咖啡种植区域初步形成庄园经济集群化发展格局。2024年各咖啡庄园共接待游客22万人次,提供就近就地就业岗位200余个,单个咖啡庄园最高日流水达21万元,通过接待咖啡主题研学团队与游客,庄园营收大幅增长。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寸宏伟介绍,近年来,保山先后出台“咖十条”等政策措施,依托保山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形成了以咖啡基地为基础、精品咖啡庄园为主体、咖啡旅居为抓手的“咖啡+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已建成咖啡庄园22个,其中入选省级精品咖啡庄园6个。在中国咖啡第一村——新寨村,2024年万亩咖啡园接待游客21.56万人次、旅游花费1261万元,乡村旅游收入较上年提高22.49%。下一步,将实施好《保山市世界咖啡谷规划》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走好精品化发展之路。到2035年,保山咖啡产业将实现“5116”目标,即种植50万亩咖啡、发展100个企业、打造100个精品庄园、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00亿元以上。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庄园经济模式成效显著。通过探索‘咖啡+文旅’沪滇协作机制,成功打造了一批标杆性项目。临沧秋珀咖啡庄园、荣康达咖啡庄园入选云南精品咖啡寻味之旅游线路并在上海发布。通过引进上海投资商落地镇康县,投资1.5亿元建设哈里咖啡庄园,基本建成三产融合发展生产线。荣康达咖啡庄园入选云南省6大精品咖啡休闲旅游路线,并跻身云南省首批十大精品咖啡庄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云佳、秋珀、哈里等7个特色咖啡庄园初步建成,2024年临沧市咖啡庄园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临沧市咖啡产业专班工作人员徐其好介绍。
农文旅深度融合是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元素的协同发展,也是促进城乡要素互动的纽带。“咖啡+文旅”真正让云咖产业实现农业全链条的价值攀升。(记者 王淑娟 李建国 杨艳鹏 隋鑫 李彤 李春林 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