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探索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发布时间:2025-05-27 02:44:56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我省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

探索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近年来,我省围绕“强化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保护治理,着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促进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保护治理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省内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签订横向补偿协议等,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增强流域补偿操作性,保障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按计划顺利推进。

2018年3月,在国家引导推动下,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民政府共同建立起长江流域全国首个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首轮补偿协议到期后,在云南省积极推动下,2023年1月三省签订第二轮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实施期由3年延长至5年,出资和分配比例保持不变,总资金规模由2亿元/年提高至3亿元/年。

云南省坚定不移推进赤水河保护治理和生态修复建设,通过探索整合,在首轮补偿实施期内投入近20亿元资金实施了“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九大攻坚行动”,有力促进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四五”期间,云南继续在赤水河流域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六大行动”,谋划项目101个,总投资约337亿元,为深入推进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与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云南深入探索多元投入机制,助力流域保护。补偿实施期间,昭通市聚焦赤水河流域保护,积极整合多渠道财政资金,大力带动社会资本,积极推动流域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2018年至2024年,除补偿资金以外,争取到中央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支持18个项目建设,下达资金2.99亿元;争取到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向)中央、省预算内和地方政府专债资金支持45个项目建设,总投资54.24亿元,下达资金10.7亿元。

赤水河流域建立了全国首个跨多省流域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2021年入选生态环境部生态保护补偿典型案例,为全国探索建立多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累了经验。在首轮补偿实施期内,云贵川三省间互动沟通积极有效,补偿资金逐年清算划拨落实到位,逐步实现下游受益地区对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合理补偿,使流域内部权益得到公平分配。云南省还创新性地提出将“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成本、机会成本和生态产品价值”融入补偿标准,为科学界定流域内地区间权责利益提供了支撑,形成了生态环境优良—生态补偿获益—环保投入增加—环境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昭通市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为统筹,以“三水共治”为重点,以补偿资金为基础,积极整合资源,多元筹措资金,主动加强沟通衔接,层层压实责任,系统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着力解决小水电开发、城乡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非法捕捞、违规旅游开发、矿区生态修复、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补齐流域环境治理设施短板,提升环境监测能力,为实现流域生态系统平衡与良性循环,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打下了坚实基础。2023年,云南赤水河(昭通段)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记者 胡晓蓉) 

责任编辑:董翔宇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