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新闻速读·政府工作报告丨2025云南这样干
1月18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云南海埂会堂隆重开幕。
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一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王宁主持开幕会。
省长王予波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
和系列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
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
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
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
2025年怎么干?
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善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后发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产业投资增长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955万吨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确保完成“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要自觉用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按照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深化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打好政策“组合拳”,在干中求进中展现作风、在难中求进中检验意志,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三个定位”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机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结出新硕果。
(三)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展现新面貌。
(四)完善对外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
(五)深化民生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5年重点任务,具体要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筹消费和投资,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以更精准措施促进消费。
巩固拓展产业投资增长势头。
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
有效扩大民间投资。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二)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构建符合省情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经济聚势突破。
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增值增效。
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
推动数实融合迈出实质步伐。
推动开发区分类提升。
(三)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夯实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支撑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四)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全力以赴守底线促振兴。
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五)着力增强内引外联开放功能,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
提速建设“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
高水平建设产业转移承载区。
促进外资外贸稳定增长。
(六)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高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水平。
纵深推进文化兴滇。
(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美丽云南建设
加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有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八)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打响“银龄”品牌。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
(九)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保障粮食安全。
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维护财政金融安全。
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
增强社会治理效能。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策划:谢炜
统筹:黄佳伦 张海燕
记者:杨峥 雷桐苏 陈飞 黄兴能 高吴双/摄
编辑:窦崇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