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云南陆良:树在,精神就在
      发布时间:2025-04-08 15:47:15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云南陆良:树在,精神就在

3月的云南陆良坝子,春花烂漫、万物竞发,处处积蓄着发展的力量。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裹挟着春雪,让人们不自觉地盼望暖阳重现。在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村委会的花木林场里,松针凝结的冰凌更添几分寒意。“我们这里气温通常比县城低3到5度,”乡综合执法中队队长梁启俊说,“‘八老’就是在这种气候下坚持种树管树30多年,不容易!”。

沿着崎岖步道在松林中穿行1.5公里,登上三层高的瞭望台,视野豁然开朗——满目苍翠、松涛阵阵,层峦叠嶂间,7400亩林场的数字变得具象,“陆良八老”的形象也愈发清晰。

1980年3月,41岁的王小苗带领7个壮汉,耗时四年在花木山林场造林7400亩,成活率超过95%。凭借丰富的种树经验,“八老”被周边镇村干部邀请指导造林。他们带领数百名青年,组成植树大军,用10多年时间,累计承包植树造林13.6万亩,验收成活率都在90%以上。此后,八位老人全身心投入管林护林。2010年,政府聘请新林管员,让年事已高的“八老”返乡安享晚年,至此,他们已守护山林整整31年。

2025年3月15日,被誉为“当代愚公”的“陆良八老”之一王长启离世。此前,其他七位老人已相继去世,当地村民感慨:“他是去找老兄弟们团聚了!”在87年的人生中,他把最珍贵的时光献给了花木山和绿化事业。

时光流转,眼前的绿树成荫,正见证着“八老”朴实的愿望一一实现。

在林场的花木山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陆良八老”的影像依旧亲切。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8张“全国绿化奖章”证书陈列其间,一副“情寄青山一生心血凝壮志,怀揣绿梦十万松涛谱春秋”的对联,凝结着对“八老”的无限追思与对奋斗者的崇高敬意。

树搭棚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冯连生介绍,过去由于条件艰苦,村里掀起植树热潮,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都参与其中。“1983年,我15岁跟着种树时,八位老人带着大家育苗,他们干劲十足,我们也不甘落后。”他回忆,起初在石头缝里种树,难;后来慢慢成林了要管起来,更难。“后来大家转过来抓生产了,种树管林的重任被‘八老’接过去,一干就是几十年。”如今,村里人倍加珍惜这份成果,自发参与林场管护,44年来,龙海乡未发生一起山林火灾。

67岁的王石贵就是护林的典型之一。1999年,他与妻子满梅焕开始守护花木山林场,这一守就是 26年。他们吃住都在瞭望站,甚至年夜饭也把儿孙接到林场团聚。今年大年初二,王石贵在巡山时不慎摔倒,三根肋骨骨折。“但是护林的工作从没有耽误,我俩至少有一个人在上面守着,”王石贵说,以后还会继续干下去,一直到守不动为止。在他们心中,满是对山林的无怨无悔。

良好的生态涵养了发展沃土。树搭棚村依托生态优势,引进专业林麝养殖企业,结合自身条件种植中药材和蔬菜,走出“青山生金”的新路径。冯连生介绍:“全村9000多亩耕地中,600多亩种烤烟,5000多亩是蔬菜山地,2000亩种臭参。”

以点带面,龙海乡大力发展生态型特色产业,推广云南参、当归、党参等中药材种植及林下养殖,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

31年种树护树,“八老”获得各级表彰,证书多到用做饭的锑锅收纳,“他们自己也不在乎有些哪样奖。”王自荣说,他们在乎的是树活了没有,林成了没有。

“陆良八老”事迹传开后,陆良县迎来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与学习者。面对纷至沓来的人群,老人们始终淡然。1929年出生的王家云曾说:“既然干了,就要铁心铁意干好!”

陆良县号召全县党员干部传承“八老”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当先锋、争创一流”。2013年,该县成立新时代“陆良八老”大众宣讲团,成员由专家、领导、理论工作者组成,10余年来开展宣讲300余场,受众超10万人次。宣讲团足迹遍布机关、集市、田间、车间。“在宣讲过程中,有时候碰到难题,我们宣讲团的成员就会在一起探讨,用什么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出来,老百姓能听懂并响应,让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产生正能量的火花,就像‘陆良八老’当初一起种树一样,心齐,有力量。”宣讲团成员之一、陆良县图书馆馆长刘亭说。

2022年以来,陆良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县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持续开展“争当先锋 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再次掀起传承弘扬新时代“陆良八老”精神热潮,学习他们“热爱家乡、造福桑梓”的朴素情怀,弘扬他们“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崇高精神,发扬他们“克难奋进、艰苦奋斗”的务实作风,传承他们“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八位老人虽然都已经去世了,但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非常宝贵的,每当我看到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我就会想到他们,我就会想起他们的精神。树在,精神就在!精神在,我们奋斗的力量就在!!”陆良县龙海乡党委书记徐良亮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潘砚文)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王熠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