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风 “舞”出圈
近日,由快手青春娱乐主办的“快手广场舞大赛总决赛”在景洪市圆满收官,9支来自全国的优秀舞团齐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展开终极对决。赛场上,极具云南特色的孔雀舞、打跳、跳舞草等元素穿插其中。当欢快的旋律响起,现场瞬间化作欢乐的海洋,参赛者与观众一同打跳、互相泼水,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大赛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傣族舞教学环节,让参赛者与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舞蹈的魅力。
KK多民族舞团表演广场舞。
KK多民族舞团表演广场舞。
经过角逐,汤圆儿舞团、润润广场舞团、kk多民族舞团分别斩获冠亚季军。本次赛事通过快手直播吸引了3356万人次“云参与”,实现民族文化与全民健身的线上线下联动。
多元民族文化点燃舞台
当哈尼族农耕文明化作舞步,当苗族银饰的叮咚声成为编曲灵感,广场舞正悄然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载体。
赛场上,kk多民族舞团身着民族服饰登场,让人眼前一亮。她们以哈尼族传统舞蹈为灵感,将扭腰、摆胯、跺脚等动作与现代舞的空间调度、节奏变化巧妙融合,同时融入哈尼族音乐歌谣,让传统元素焕发新生。
苗家芊芊舞团同样亮点十足。这支团队由舞蹈教师、非遗爱好者、自由艺术创作者等组成,她们因对苗族文化的热爱而相聚。从手工苗族服饰到原生态舞蹈动作,从芦笙舞韵律到银饰声响,搭配竹编背篓、油纸伞等道具,她们的表演融入了大量苗族非遗元素。
选手们手挽手跳舞。
两支舞团将民族传统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这不仅是舞蹈形式的创新,更是云南多元民族文化活力与魅力的生动写照。
云南一直是短视频创作的沃土,去年“云南打歌舞”在快手出圈,“不会打歌学打歌,阿哥咋摆你咋摆”的音乐一响,人们自发围成一圈,跟着节奏摇摆。“云南打歌舞”经快手舞蹈、颜值等垂类发酵,相关内容站内播放量达11.5亿次。今年4月,“云南泼水节”也成为快手热搜词,多次登上热榜。
广场舞迎来青春力量
广场舞常被与拉着音响、跳着舒缓舞步的奶奶阿姨们画上等号。然而,快手广场舞大赛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此次西双版纳站比赛,35岁以下的年轻选手占了一半以上。
年轻人与广场舞的“破圈”故事早已上演。去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郭佳祎凭借快手连麦跳青海摇迅速走红。他组建的中国传媒大学广场舞队,每周都在学校操场活动。郭佳祎说:“我们需要打破一些刻板印象,比如男生或者年轻人不跳广场舞。”
当年轻人涌入广场,广场舞也变得更加亮丽、更具青春气息。汤圆儿舞团以辣妹风、甜妹学院风等穿搭,适配不同音乐风格,吸引了很多20岁左右的年轻人成为她们的粉丝。
传统广场舞队也开始变得更有“网感”。柠檬广场舞团表示,他们会选择热门的短视频歌曲作为广场舞配乐,混编傣族舞、街舞、爵士舞等舞蹈,吸引了众多年轻人观看。目前,舞团获赞最高的一条短视频,使用了在快手爆火的国风歌曲《笑纳》。
截至4月21日,“快手广场舞大赛”话题播放量超57亿次。快手青春娱乐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上热门的广场舞短视频呈现出风格多元、全民娱乐特点,这表明广场舞正成为全年龄段运动,希望通过“快手广场舞大赛”,记录下人们在音乐中舞动的鲜活时刻。“未来,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以舞会友,以舞传递对生活的热爱。”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喜翠
编辑:窦崇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