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中国行丨临翔区南美乡搭桥节:搭起连心桥 唱响幸福歌
游客体验搭桥。 云南日报通讯员 易今 摄
4月29日,临沧市临翔区南美乡迎来了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搭桥节。这个节日不仅承载着拉祜族人民祈吉求福的美好愿景,更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和农民增收的有力引擎,于2017年6月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搭桥节对于拉祜族同胞来说意义非凡,他们认为,搭桥除了方便出行,还包含对农作物和养殖丰收的期许。每年农历四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南美乡所有的拉祜人家都会停下手中的生产劳动,齐心协力到岸边徒手搭桥。人们在搭好的桥上纷纷走过,手上系祈福线,把拖木头的藤条分成无数细绳,绑上河边的石头带回家,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病无灾。集体搭桥体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让南美乡拉祜族群众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完整地体现了拉祜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搭桥节逐渐成为连接各民族共欢共庆的桥梁,吸引了四方游客。南美乡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注重推动产业融合,将农业、旅游、文化等元素有机结合,打造高质量、高知名度的旅游节庆品牌。
临沧香峰映象茶叶有限公司抓住这一契机,连续3年在南美乡搭桥节举办茶叶推介会,利用南美乡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展示南美茶的优良品质。同时,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智慧有机茶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将传统文化与广阔市场紧密相连,实现了企业与当地群众的双赢。该公司工作人员杨宇恒介绍:“搭桥节每年吸引全国各地游客3万余人次。今年我们组织邀请1000人参与茶山行活动,通过搭桥节民族节庆活动进一步开拓市场、带动公司发展。”
南美乡坡脚村村民刘娅凭借自己的巧思和手艺,在搭桥节期间找到了增收的新路子。她将手工缝制的拉祜族服饰拿到活动点售卖或出租,供游客打卡拍照,不仅传承了拉祜族的传统服饰文化,还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搭桥节活动让我生意兴隆,第一天就有了2000余元收入。”刘娅说。搭桥节的商业摊位由南美乡南华村负责搭建,共设126个摊位,每个摊位租金400元,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我们在充分尊重拉祜族文化传统和习俗的前提下,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拉祜族民族文化,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南美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品质,提升搭桥节的影响力。”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彤 李春林 通讯员:张云凤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