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新闻关注丨“猛龙”歼-10有多猛?
最近,歼-10有点火,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和内容不断引发网友热议。
今年3月21日,巴基斯坦空军歼-10C战斗机在伊斯兰堡进行国庆阅兵前夕的彩排。法新社
而就在4月17日至5月4日,中埃两国空军位埃及空军某基地首次举行“文明之鹰-2025”联训。中国空军派出歼-10C、空警-500、运油-20等参训。
4月28日,埃及空军某基地,参加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的中国空军飞行员登上歼-10C飞机准备开展夜航训练。 余红春 摄
4月28日,埃及空军某基地,参加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的中国空军歼-10C战机进行夜航前的准备。 余红春 摄
4月28日,埃及空军某基地,参加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的中国空军歼-10C战机在运油20和空警500飞机后滑行。 余红春 摄
5月1日,埃及开罗,参加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的中埃双方主要机型超低空编队飞跃金字塔。 余红春 摄
“猛龙”是歼-10的代号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争气机”
它的诞生
还与云南有着深厚的渊源
一起走进“猛龙”歼-10的故事
歼-10 杨盼 摄
歼-10战机,今年27岁了。
1998年3月2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歼-10一飞冲天,成功首飞。
当天是个阴天,能见度大概3千米,云底高约500米。
歼-10首席试飞员雷强曾回忆,那天前来观看首飞的领导、嘉宾和研发团队的代表们,簇拥着他登机。不少人问:“小雷啊,你真不紧张吗?”雷强说着“不紧张”,却看到不少人在抹眼泪。登机之前,航医拉住了他:“不行,得给你量个血压,你从脸到脖子都是红的,通红。”雷强摆摆手:“别给我量。量了,我能把血压计冲破。”航医拗不过他,最后只测了脉搏:一分钟150多下。
进跑道、滑出、起飞……歼-10如猛龙出击,一飞冲天。20多分钟,飞机平安落地。现场所有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首飞成功后,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右一)和试飞员雷强(图中怀抱鲜花)等人泪流满面。
擦干激动的泪水,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把自己的生日从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宋文骢原籍云南大理,出生于昆明,2016年3月22日,宋文骢逝世。
大山里走出来的航空泰斗
2009年4月10日,宋文骢回到了他阔别63年的母校大理一中。大理一中办公室副主任伍勇说,“他回来的那天,学校正好放假。他和两个随行人员走进来,我在中天井出门时遇到了他。我问他有什么事。他对我说,他好像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但不确定,进来看看。我带着他往校园里走,在一棵大约有200年树龄的老罗汉松前,他对我说,这棵树在他读书的时候就有,当时树干只有海碗那么粗。
当他看到中天井西南角的一口古井时,已经确认当年他上学的就是这所学校。
他送的歼-10战机模型一直摆在校史展览室
“我领他参观了校史室,给他送了一套书。他一边看,一边就回忆起来,给学校写了几个字。从校史室出来,遇到了几个学生。他和学生交谈,还签了名。当时还查证了校友录,没有查到他的名字。他说他只读了两年,就转学到了昆明。他还给学校送了一个歼-10战机模型,一直摆在校史展览室。”伍勇说,由于年代久远,宋文骢当年在大理一中上学时的事情,已经没有人知道。
宋文骢在大理一中校史展览室缅怀周保中、王德三等英杰校友。
伍勇说,因为受宋文骢的影响,大理一中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学生已经有一二十人。西安交大、西北工大都有一些在读的学生,是专门冲着航天制造专业去的。
家人曾以为他是搞中医的
大理一中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文集上,宋文骢的名字写在“云南省省立大理中学初中第二十五班(1946年7月毕业)”同学名录里。名录上还注明了“籍贯:大理”。
2009年宋文骢回到母校大理一中勉励学生。
大理一中何贵荣老师说,宋文骢从不告诉家里人他干什么工作。有一次他的兄弟去看他,见他的柜里摆着几本中医书,还以为他是干中医的。在何贵荣收藏的一本宋文骢亲笔签名的《鹰擎长空——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的传奇人生》一书里,这样写道:“1941年,正在读小学的宋文骢,跟随全家从昆明迁回了老家大理。”“11岁的宋文骢一回到大理,就被他父辈生活的地方深深吸引。”“宋文骢在县城育成小学读了两年书。在这里,除了学习国语、算术外,还学习了自然、法语等启蒙课程,毕业后顺利考入大理县中学读初中。”
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昆明,承担着抗日物资生产、转运的任务。巫家坝机场、兵工厂首当其冲成为日军的轰炸目标。日寇为了打击昆明人的抗日决心,对平民居住地、学校也不放过。
宋文骢出生在昆明,也在昆明读小学,从小就经历了昆明城遭受日机袭击后的满目疮痍,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上战场打敌人。
从侦察员到飞机设计师
1948年底,宋文骢在昆明高中毕业前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
年轻时的宋文骢
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在云南和平解放过程中,他冒着极大的风险传送情报,立下战功。
宋文骢(中)抗美援朝时期担任中队机械长
新中国成立后,宋文骢先是在空军某部任飞机机械师、中队机械长。1954年8月被选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飞机发动机专业深造。1960年,宋文骢30岁时终于走上了飞机设计的岗位。20世纪60年代初,宋文骢就和同志们一同首创了中国飞机设计第一个气动布局专业组并担任组长,开始了对飞机新式气动布局的深入研究。
4小时报告确定新战机雏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级发文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中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当年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在负责新战机任务之前,宋文骢还曾担任过国家重点项目歼-7C型飞机科研的设计师。他和参研人员一起,仅用了6年时间,歼-7C飞机就顺利上天,按期设计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受到部队好评。歼-7C型飞机的研制成功,完成了我国轻型全天候歼击机装备更新一代的任务。
歼-10研制初期,宋文骢就清醒地意识到,新机研制必须充分应用当前国际航空领域的先进技术——鸭式布局。经过对不同方案的多次论证、评审,新式气动布局方案被确定为我国新一代战机的总体方案。当时,他们和国外同步开始研究,没有相关数据可以参考。但已经有了百万个风洞实验数据的宋文骢还是迅速明确了方向。
几个月后,在新机方案论证会上,宋文骢从战术技术要求讲到飞机使用性能、系统结构、武器火控,4个小时的报告赢得满场喝彩。很快,他的全新思路就被确定下来,我国新一代歼击机有了雏形。
以下是一组歼-10研制和试飞的珍贵影像:
1986年,国家发文正式确立十号工程。宋文骢展示鸭式布局方案。
1987年,宋文骢向刘华清汇报歼-10方案。当时是最困难时期,刘华清给予了大力支持。
1990年,歼-10飞机样机方案研究。
1994年,刘华清视察歼-10全尺寸金属样机。
1997年,歼-10飞机完成总装。
1998年,歼-10飞机01架首飞。
1998年,庆祝歼-10首飞成功;2004年,歼-10正式定型。
宋文骢和歼-10飞机合影。
2009年,宋文骢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争气机”不止争了一口气
2006年,歼-10战斗机形成了战斗力。
2007年,中航集团发布权威消息公开歼-10研发过程,歼-10逐渐为世人熟知。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歼-10战机编队受阅。
2015年9月3日胜利大阅兵,歼-10战机编队受阅。
一组高清美图
欣赏歼-10战机砺剑空天
2024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纪念日,媒体制作的歼-10、歼-16、歼-20、歼-35与运-20、轰6K同框海报。
“猛龙”歼-10
振翅长空
傲视苍穹!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策划:谢炜
编辑:蔡飞
来源:国防部发布 人民空军 央视军事 央广军事 中国航空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