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幸福升级 文明加码丨开远:向新逐绿蹚出工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08 13:52:54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幸福升级 文明加码丨开远:向新逐绿蹚出工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走进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的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磷化工)磷酸浓缩提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不绝,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正在对现有3套制酸装置和5套浓缩装置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项目改造完成后,将大幅提升装置的生产稳定性与效率,为企业扩大产能、降低成本奠定坚实基础,助力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抢占优势地位。

红磷化工磷酸浓缩提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 胡语珊 摄

“项目存在两个困难点,一是新设备和老设备无法对接,二是对设备重新选型要克服开远大气压的影响,经过现场六次反复试验,最终克服了困难,项目建成后,产能提升3.6万吨,综合能耗明显下降。”红磷化工磷酸浓缩提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经理王洪说。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红磷化工从未止步于现有装置的改造,在夯实生产硬实力的同时,更以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趋势为核心导向,精准聚焦不同地区的土壤特性差异与各类作物的生长需求,积极组建专业研发团队不断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攻坚和研发,成功推出微生物菌磷酸二铵、含腐植酸磷酸二铵、含聚谷氨酸磷酸二铵等多款功能型改良磷铵新产品,并积极向种植户推广智能农业技术,有效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格局。

红磷化工研发团队正在研发新产品 胡语珊 摄

近年来,开远市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聚焦产业能级提升与发展模式转型,通过推动传统工业技术迭代、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产业布局与生态构建,走出一条科技赋能、提质增效、绿色低碳的工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与红磷化工同样深耕开远工业领域的老牌企业——云南小龙潭矿务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龙潭矿务局)也在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小龙潭矿务局矿坑 胡语珊 摄

作为长江以南规模最大的露天煤矿,这里曾经尘土飞扬,如今经过系统性生态治理,矿区已被层层绿色植被覆盖,生态环境实现华丽转身。

小龙潭矿务局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聚焦生产环节效能升级,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将突破点放在采煤半连续胶带系统的技术革新上,通过工艺优化,把传统的逆煤流控制工艺改造为无空转顺煤流起车模式,启动时间从5分钟缩短到3分钟,每年节约用电量约3.5万千瓦时,增加运输量2.3万吨,成功实现运输系统节能化、高效化运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小龙潭矿务局改造后的采煤半连续胶带系统 胡语珊 摄

除了自主技术革新,小龙潭矿务局还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展开深度联动,引进先进监测技术与设备,重点打造边坡管理预警系统及地表岩移机器人监测系统,实现矿区数字化、自动化、全方位实时监测。

“我们坚持‘科技兴矿’,通过集中管控平台,实现采煤、运输、变送电、边坡监测、防排水等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控制,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大幅提升矿山安全水平,为建设绿色矿山、智慧矿山打下坚实基础。”小龙潭矿务局布沼坝露天矿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成秋介绍。

近年来,开远市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向磷、煤精细化工产业延伸,同时做好企业服务,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如今,全市已形成以能源、现代化工和数字经济产业为主,绿色食品、轻纺加工、环保建材、现代服务业为辅的“三主四辅”产业结构。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8户,2025年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6亿元,工业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

开远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胡语珊 张兴 李雪琼

云报全媒体采访组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普娅鑫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