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增粮又增收!山地甘薯“掘金”效果超烤烟
10月20日至22日,来自省内外的相关专家对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山地甘薯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耕作模式研究应用”示范点——丘北县天星乡山地甘薯轻简高效生产示范进行测产评价。

该示范点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甘薯团队重点服务的甘薯小微企业——文山薯丽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实施。通过一对一的指导服务,以地方标准《DB53/T 1337-2025山地甘薯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为支撑,采用覆膜滴灌、节点施肥、水肥药一体、适当控旺等综合性技术措施,集中示范甘薯品种“云甘3号”和“普薯32”,面积1800亩。

专家组参照《云南省主要粮油作物测产工作方案》,在示范区选取好、中、差3个代表性地块进行实收测产。扣除杂质后,“普薯32”折合亩产4144.45千克,商品率为84.77%,亩产值为7788.11元;“云甘3号”折合亩产4284.51千克,商品率为90.39%,亩产值为8400.44元,较本地烤烟烟叶平均亩产值4609.08元分别增加68.97%和82.26%,经济效益提升明显,作物比较优势突出。除产值优势外,甘薯种植在节省人工方面同样出色。示范区采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全生育期每亩平均用工仅需10人,较同时期每亩烤烟平均22人的用工节省12个用工,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用工压力,每亩节约用工成本1560元。

每年的10月中下旬至11月底是我国甘薯供应旺季,也是全年价格较低的时间段。根据测产评价结果,在云南山地种植甘薯展现出巨大的增粮增收增效潜力。

在示范中表现突出的甘薯新品种“云甘3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德宏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红河州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条形好,商品率高,产量潜力较大,平均亩产可达4678.77千克,已在省内建水县、宣威市、文山丘北县等地推广,并在湖北、河南等省份展示示范。
本次测产评价充分证明,山地甘薯轻简高效生产模式在丘北县的示范应用是一项“藏粮于技、藏富于民”的成功实践。它通过“良种+良法”的结合,实现了“节本、增产、提质、增效”的多重目标,为云南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极具潜力的新路径。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陈云芬
编辑:黄世俊
审核:李兴文(陈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