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贡山:文旅融合发展 建设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5-10-19 03:33:4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风光旖旎的独龙江峡谷,游客探寻自然之美,体验民族风情;稻谷飘香的丙中洛,游人走茶马古道,入东风稻田,进农家院落,赏“稻鱼双收”美景;云遮雾绕的迪麻洛,游客徒步高山湖泊,露营密林,兴尽所期,享受“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的乡村之美。

国庆中秋假期,近10万人次游客“相约”贡山,一幅幅喜庆交织、人文交融的文旅图景,映照活力贡山。

卡雀哇广场,独龙族织女们巧手轻挑,织布纺线,展示独龙毯编织非遗技艺。游客们围在织女身边,观摩并亲手体验一丝一线如何编织出七彩独龙毯。“用古老的编织手艺编织出具有现代审美元素的披肩、背包,卖到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独龙族同胞非常勤奋,很有创造力,让人惊叹。”上海游客肖云说。

巴坡村里,由鹅卵石、木槽花盆和竹栏围绕的庭院、菜园,与远处的雪山、近处的独龙江和林海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诗画。游客走步道,进庭院,宿农家,当一回“山野村夫”,梦一回太古民族的遗风,把假期交给“小地方”,感受“人间秘境”独龙江乡“一步跨千年”的美丽蝶变。

近年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着眼于全域旅游发展,以“美丽庭院”建设为抓手,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和美乡村建设。从南面的马库村到最北边的迪政当村,人居环境提升比学赶超的氛围越来越浓,家家庭院美,户户花草香,一村一寨皆成风景,绘就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环境优、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金秋,丙中洛镇千亩稻田稻浪翻腾,“云飘稻熟”的美景看不够、赏不尽。

一场以“我们如此热爱贡山”为主题的稻田音乐节,在秋田唱响。《阿妈的火塘》《草莓之歌》等满是乡土情怀的民歌,每一曲落幕,都能收获场下观众狂热的掌声。夜幕降临,篝火照亮丙中洛农家乐、文体广场夜空,各族群众手牵手,令人沉浸当下忘了归途。这几年,丙中洛强基础、美环境、兴产业、聚人气,怒江第一湾、东风稻田、秋那桶等精品美丽景点串点成线,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孕育发展新希望。

夜晚,贡德公路边的迪麻洛村阿鲁拉卡山头上“扎西的小木屋”营地仍然灯火通明,游客或与当地藏族群众围着篝火跳锅庄舞,或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同道中人野营烧烤。

孔雀山隧道开通后,贡德公路逐渐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迪麻洛村乘势而上,发展起特色民宿、山地露营、越野探险等旅游业态。通过“生态+农文旅”,让曾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迪麻洛,依靠乡村旅游爆红出圈,以“美丽经济”撬开山区致富路。

近年来,贡山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坚持写好“传承”“融合”“创新”三篇文章,全面实施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实施丙中洛集镇改造、独龙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打造“那一朵”“扎西小木屋”等精品民宿,丰富旅游新业态。编排独龙族舞蹈诗《独龙·南青》、怒族原生态歌舞集《怒的家园》,完成“贡山特色菜谱”“独龙特色菜谱”整理开发,推出“独龙王子”“独龙纹面”体验项目,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独特文化体验优势,顺应“旅游下沉”大势,跟上大众旅游时代浪潮,为游客提供更小众的旅行目的地、独特的旅宿体验、有趣的旅行方式。(记者 李寿华)

责任编辑:孙重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