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文明提品质 城市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5-11-04 03:32:0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大理州以建设“城市文明”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提品质 城市焕新颜

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印发《新时代大理州城市文明提升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系统规划了未来3年全州城市文明建设的路线图。方案旨在通过文明环境提升、文明交通提升、文明服务提升、文明旅游提升、文明新风提升、文明素养提升“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大理城市品位,以建设“城市文明”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增绿补绿 提升城市品质

上午9时30分,新建成的大理市人民北路口袋公园“桥北憩园”内响起了悠扬的音乐声,从周边游道陆续走进来的中老年人在大树下围圈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家住斜阳小区的张秀梅说:“以前这里是矮树丛,人进不来,只能从外面绕着走。今年改造成小公园,我每天早上9点半、晚上7点半都来这里学跳舞。”

“这里原先是道路附属用地,在城市小微绿地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大青树,建设了交通游道,在树荫下设置了休闲椅,还在道路旁立了一座‘金花阿鹏’赶集雕塑,建成了一个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的口袋公园。”大理市住建局工作人员李雪梅介绍。

在大理市人民北路短短400米的街道旁,已经建成的“桥北憩园”“闲园”“民中园”3个口袋公园,全都保留了大青树,建设了彩色沥青游道,增设了休闲椅,种有杜鹃花、风铃木等开花植物。“走累了,闲一闲,很适合我们老年人。”在兴国小区居住了40多年的几位老奶奶,十分享受在口袋公园里晒太阳的悠闲时光。

面对城市用地紧张的难题,大理州创新思路,多渠道拓展绿化空间。充分挖掘利用空闲地、废弃地、边角地,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通过拆墙透绿、见缝植绿等方式,持续为城市增绿、补绿、添绿。

今年以来,大理市结合街旁零碎地块,利用城中村空地、道路边角闲置空地,展开城市小微绿地改造,打造了64个口袋公园。20家州级单位、25家市级单位完成拆墙(栏)透绿建绿,增加城市绿地4266.5平方米、口袋公园7个。对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集体用地上的违建、临建进行拆除,增加绿地面积1300平方米。

弥渡县将悠扬的民歌文化与口袋公园建设相结合;剑川县把精湛的木雕、石雕工艺融入绿化节点;鹤庆县依托自然山水格局,串联建设小而精的城市公园带;在“水果之乡”宾川县,绿化带里种了芒果树和菠萝蜜树,充满了浓郁的热带风情。

“一窗办”“智慧停” 优化服务环境

“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次性提交,我只用了13个工作日就拿齐了所有的证照。”不久前刚刚办齐经营民宿所需证照的洱蜗民宿负责人和术成感慨道,“以前听几位熟悉的民宿经营者说,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一遍一遍提交材料,还会因为很多预想不到的原因‘卡壳’,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办不下来的,没想到我这次办证这么顺利。”

在大理市政务服务中心,全省首家设立的“酒店与民宿”服务窗口,打印好的办事指南和“一次性告知”材料整齐地堆放在服务台上,墙上还张贴了办理流程图。各类市场主体开办民宿所需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及消防备案等“五证一备案”事项已整合纳入同一个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机制。一次性提交材料后,相关证照由辖区乡镇、街道工作人员代领。“多窗跑”变“一窗办”,避免酒店民宿从业者往返跑、多头跑。

“自2023年10月酒店民宿专项服务窗口设立至今,已累计受理2920家民宿办证申请,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3个工作日,缩短57%,跑动次数减少5次。”大理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尹铭菊介绍。

“打开‘大理停车’小程序,实时显示停车场还剩多少个车位,跟着导航过来,很方便地就把车停上了。”今年国庆期间从四川自驾来大理的王刚先生一家还对之前来大理的停车难问题记忆犹新:“前两年来大理,刚好赶上‘五一’黄金周,道路两旁的泊位都停满了车,跑了好几个停车场都停不进去。”

据交管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大理市机动车保有量34万辆,外地车长期在大理市就有近20万辆,每天在大理市内通勤的车辆超过90万辆次,还有超过15万辆的电动自行车。由于路网结构受限,东西向道路多、南北向贯通道路少,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引发常态化拥堵。

面对挑战,大理市持续多年推进停车治理。2023年,建成覆盖1.6万余个车位的智慧平台,通过安装地磁和“一位一码”等设施设备,实现对停车位的精准管理;2025年,推进“全州一个停车场”框架,停车泊位从5万个增加到13万个,通过“苍洱云停”小程序集成车位智能推荐、室内外精准导航、无感支付等多项功能,从“停车难”到“智慧停”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文明有爱 提升市民素养

在弥渡县苴力镇白邑村,一场简约而温馨的婚宴成为移风易俗的生动注脚。村民彭家春的儿子举办婚宴时,在村红白理事会的协助下,采用“上午自助餐+下午‘土八碗’”的形式,不仅热闹不减,更大幅降低了开支。“以前办一场客要六万元左右,现在才用两三万元。以前办客要几天,现在只用一两天就结束了。”彭家春的感慨道出了村民的普遍心声。

这样的改变并非个例。截至目前,大理州115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章程1126个、活动公约1116条,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将“低彩礼”“零彩礼”“婚事新办”等要求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源头上减轻了群众在人情、宴席、彩礼等方面的支出负担。

“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做文明有爱大理人”“有序排队很重要,对乱插队行为说‘不’”“小声点,更得体,在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光盘见美德,按需点餐、拒绝浪费,支持餐饮单位提供小份菜”……大理州正在进行的新时代城市文明提升行动中,每一位市民和游客都是参与者和受益者。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出“诚信旅游我带头”倡议,从诚信为本、守法经营,爱岗敬业、优质服务,公平竞争、互惠共赢,强化自律、维护秩序,牢记安全、文明旅游5个层面,号召全州旅游企业强化行业自律,规范服务行为,以实际行动营造规范经营、理性消费的旅游环境,引导游客尊重民俗、保护生态、文明旅游。

记者手记

一个城市的文明,于细微之处最能体现。开窗见绿,出门见景,道路通畅,交通有序……这些细节如同城市的脉搏,让市民从每一处改善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而人在城市中的行为,则是城市文明的内核。大理州正在推行的城市文明提升“六大行动”,是提升城市文明内核的有力举措。当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驾驶车辆礼让行人,乘坐公交有序排队,办事窗口高效服务,婚丧嫁娶移风易俗,公园绿地共享共护,厉行节约尊老爱幼,旅游市场文明规范,整个城市的品位将会极大提升。大理将用三年的时间,擦亮游人向往之地、市民宜居之城的金字招牌,交出一份城市环境、交通秩序、服务质量、旅游管理、市民素质和社会风气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品质的满意答卷。(记者 秦蒙琳

责任编辑:董翔宇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