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云南电信“智”绘教育信息化新蓝图
      发布时间:2013-12-10 09:02:3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受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学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长期存在。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旋律之下,教育的公平问题聚焦着人们关注的目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 城乡、校际差距”的具体要求。

教育信息化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信息化扩展了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使欠发达地区的师生也能拥有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作为我省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电信云南公司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并积极推动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云南省教育专网、优化翼校通业务、助力平安校园建设……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网络、技术及运营能力等优势,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打造、创新应用等方面做出许多努力,用责任之心、真诚之行切实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快车道

信息化的发展正在不断缩短地球的时空距离,为信息传播、思想碰撞提供了快捷的方式,也为资源共享、管理提效创造了利好条件。如今,信息化已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改进管理方式、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都需要信息化的全面支撑。

据中国电信云南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早在2006年,公司就执着地踏上了我省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之路。随着实战经验的积累,公司研究开创了建设“统一网络、统一应用、统一维护”的平台新模式,为破解我省教育信息化难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10年初,云南省教育厅就与中国电信云南公司签订了关于推进云南省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始了云南省教育专网、教育电子政务、教育信息资源等系统平台的建设。据了解,云南省教育专网核心平台至16个州市教育局的专网网络均采用百兆物理光纤(MSTP)专线链路接入。截止日前,公司已完成全省12个州市教育局的专网接入。云南省教育专网体系的建立为原来各自分离、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的各级教育机构内网和各学校校园网接入全省教育专网提供了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利用“云技术”在教育专网上构建了全省教育系统“私有云”,通过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全省各地资源的均衡调配和统一管理,而接入专网学校的师生则可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今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要求,要求从今年起的3年内,继续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和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了协助教育部门更好更快地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国电信云南公司高效集结公司资源投入到提高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其中,在“宽带网络校校通”方面,为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扩大云南省教育专网的覆盖面,公司除了特意把经费安排向民族偏远地区倾斜之外,还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重大项目工程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以确保到2015年基本建成主干网络带宽达到万兆、支持IPV6的云南教育专网。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八寨中心学校和大粟树中学是最早接入云南省教育专网的基地学校。信息化,在地处云南边陲小镇的学校日夜浸染,于“润物细无声”中,孩子和老师们发现教育在信息科技的潜移默化中魅力多彩。八寨中心学校学生小宇告诉记者,学校教育专网的接入让自己“又多了一位博古通今的老师,可以及时解答遇到的疑问”。谈及教育信息化的影响时,在八寨中心学校工作了十余年的施老师感慨地说:“现在从教育专网可以直接下载到各地名校的优秀课件,节约时间,而且PPT可以综合运用声音、图片、视频等丰富多彩的手段,比传统的讲课方式更能吸引学生听讲。”最后,施老师还特意强调了一点,由于地域环境的限制,很少能接触到外界最新的教育资讯,而现在,“教育专网能及时帮自己充充电。”

除了分享优质教育资源之外,信息技术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日渐显露出来。如今,以云南省教育专网为依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小学和阿科中学已实现了学校管理、政务公开等业务的电子化。信息化手段为学校政务、校务及时公开提供了平台,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据悉,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在信息化阔步前行的今天,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对网络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高速、便捷的信息生活早日来到广大师生身边,中国电信云南公司正配合云南省开展光网改造,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基础教育网络建成“万兆骨干、千兆到校、百兆教室”的新一代信息网络,为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夯实网络基础。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