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昭通如何突围“水之困”
      发布时间:2013-12-31 10:18:49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兴水战略既解近渴更谋远水

昭通作为一个农业大市,水利是农民增产增收,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工业发展中的“命脉”。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是困扰与制约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刻不容缓。

如何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如何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现水利持续发展,如何发展民生水利?昭通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正视水资源日趋短缺、水供给日趋紧张、水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问题,以对全市经济社会长远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及子孙后代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水资源问题摆上全局和战略的位置研究部署。

2010年,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决定》,提出“兴水十策”;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昭通水利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昭通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反应。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刘建华亲自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赴省水利厅、水利部汇报对接昭通水利工作,争取支持。之后,昭通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结合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兴水强滇”战略,立足昭通脆弱的水利基础设施的实际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昭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兴水强昭”战略的意见》,描绘了昭通水利事业发展蓝图,为昭通水利实现历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吹响了新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强劲号角。

“兴水强昭”战略既解近渴更谋远水,明确了昭通市到2020年水利发展的远景目标和“十二五”末的总体目标:抓好“骨干水源、人饮安全、农田水利、五小水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水生态治理、恢复重建、水资源管理”10项重点工作,确保“十二五”期间完成水利投资146亿元以上。“十二五”末,新增蓄水库容4亿立方米,实现蓄水库容10亿立方米以上,年供水能力达到14亿立方米以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到10.8%。水库干支渠建设配套力度加大、重点地区重要城镇供水保障和应急供水能力得到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有效灌溉率达46%,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明显提高。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0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84万人,新建“五小水利”22万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平方公里,全面完成境内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政策机遇集中叠加,利好效应逐步释放。昭通水利建设迎来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期。能不能尽全力实现昭通水利的跨越式发展?昭通市水利局党组专职副书记周远全说:“水到渠成不是坐等其成,而是要抢抓机遇,大干快干,只争朝夕。我们既不能做看不见机遇的蠢人,也不能当抓不住机遇的庸人,更不能成为用不好机遇的罪人。昭通水利人必须切实担负起昭通水利改革发展的历史责任。”

一个愿景的形成要有目标的使然,一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机制的保障。昭通市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水利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了由市长张纪华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副市长余扬举直接抓、负主要责任的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以及水利行业行政首长负责制。市、县政府部门根据各自的项目情况做好水利前期经费保障工作,细化工作方案,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