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五项管理制度 拧紧安全阀门
面对监管难,大理白族自治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2007年起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农村宴席申报备案、食品安全责任承诺、农村宴席厨师培训、现场督查指导、食品安全事故报告五项创新性管理制度,使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管理落在了实处。
在思路上,大理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坚持预防为主、典型引路、分类指导、逐步规范,管理中不乱设行政许可,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不增加群众负担,用五项重要监管措施为宴席安全提供了保障。首先,要求宴请户主在举办宴席前要到村委会申报备案,村信息员对宴请事由、时间、地点、人数等进行登记备案,使协管站和村信息员能掌握辖区内宴席举办情况和安全状况。其次,明确宴请户主为宴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举办宴席前要签订《农村宴席食品安全责任书》,户主要承担宴请期间食品安全责任。
大理州还统一筹备教材、师资、经费,把农村厨师培训班办到了乡镇、办到了村,建立了农村宴席厨师档案,强化农村宴席厨师食品安全责任,并通过乡镇协管员、村信息员加强对农村宴席的现场督查指导,明确农村宴席举办户主及厨师等为食品安全事故报告责任人,告知报告程序和联系电话,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进行应急处置。
有力有效的监管,保障了农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近年来,该州农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大理市因此被遴选为全国首批60个“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之一。从2007年至今,该模式不仅在省内推广,还有北京、河北、广东、广西、安徽、黑龙江等省(市、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前来考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