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信才能真做
这样的价值观不偏颇不狭窄,符合广大民众实现全面小康的愿望,值得真信、真做……
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民众有选择信仰的自由,但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是基本的政治觉悟,应该知行合一,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更加科学和理性,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吸收了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又坚持社会主义的传统价值,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的价值观不偏颇不狭窄,符合广大民众实现全面小康的愿望,值得真信、真做,使许多思想混乱、迷茫的人找到了引路明灯。
真信不是有选择地信。时下,一些党员干部对民主、自由的价值仍心存疑虑,以为这是资本主义那一套。但是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没有以法制为基础的充分的民主、自由,生命力和吸引力就会减弱。近期内,全国各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整风精神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积极健康的发言和思想交锋,为民主、自由增量,也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信。
真信才能真做,杨善洲就是因为通过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树立了坚定的信仰,才能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甘于清贫、艰苦奋斗、坚持原则,慎用权力。高德荣时时不忘党和政府以及独龙江乡亲们培育他长大成才的恩情,将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主义事业,把办公室搬到独龙江,发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与群众亲如一家、同甘共苦。
在新时期,党员干部不仅要有甘于清贫的胸怀,更要积极引领群众奔向全面小康,实现富强中国梦。日前在昆明举行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云南美丽乡村高峰论坛上,笔者听到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生动事例。一些贫困地区的群众长期受小农经济影响,缺乏市场意识,要改变落后面貌,就需要党员干部“不做井底蛙,要做奋飞雁”,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解放思想,让知识、意识现代化,再带动群众学科学、学文化,成为“新农民”。实现我省跨越发展目标,太需要这样的真信、真做。
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