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让人“凌乱”的门牌号
      发布时间:2014-02-19 08:49:1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原因

城市改造脚步快

在云南康复医院门口,守门的师傅告诉记者,这里是西福路298号,之所以不把门牌挂出来,是因为门牌号实在是太混乱了,“这里原来是地震局所在地,后来给了边防总队,现在才属于康复医院。业主换得太快,很多人按门牌号找错了单位,为避免给别人带来麻烦,索性就不挂门牌了。”

类似现象在昆明街头并不鲜见,门牌名称和路标名称不统一、同一条路门牌出现两种不同名称的情况不时遇到。初次来西福路找朋友的小朱就因为不清楚西福路是原来的西华路而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在警察的帮助下才找到。“太乱了,跟着门牌根本找不到地方。”小朱如是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昆明城市建设发展较快,门牌号无法适应街道改造和新建区域的快速变化,是导致许多门牌号缺失、隔号,以及新老门牌号重复使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道路和城中村改造后,门牌未及时重新清理、重新设置;另一方面,移动通讯和网络日益发达,商户和住户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对门牌号那么重视了,这两个原因共同作用,让城市门牌号的杂、缺、乱现象日益增多。另外,用金属材料制作的门牌在夜间被偷盗也是造成门牌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应

管理不易多理解

送水工小张告诉记者,他真的希望能有准确的门牌号,“有一次我去金牛小区送水,好不容易找到门牌37号,以为旁边就是38号,结果绕了半天都没找到,一桶水就耽误了我一早上。”采访中,部分市民表示,门牌号不规范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重新规范门牌号很有必要。

面对混乱的门牌,政府部门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办法呢?

昆明市民政局地名处相关负责人说,地名门牌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动态的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为了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方便城乡居民的社会生活,昆明市曾于2006年至2009年对市内各区门牌号进行了统一清理整治工作。2010年,昆明市民政局还下发了《关于建立地名属地管理工作清理报告责任制的通知》,建立地名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实行地名命名、地名标志牌和门牌设置属地清理报告责任制。乡(镇)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地名命名、地名标志牌和门牌设置情况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理,如果发现有门牌缺失的情况,及时上报属地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民政部门。

这位负责人说,自2006年昆明开始大规模整理门牌,一直遵循着长效管理原则,至今都在对整改后的不足进行查缺补漏。另外,这位负责人还道出了门牌管理难的苦衷——涉及面广,要取得理解配合困难不少,“有个市民,以前他家的门牌是5号,在门牌重新编排后,他家的门牌要变更为17号,但他不想更换,我们的工作人员去做工作,他还是不愿意。所以,地名门牌的规范设置也需要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记者 李竞立 实习生 李瑞莹 刘赛娇)

责任编辑:唐莉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