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从就业率“高低”看专业“冷热”
      发布时间:2014-11-06 10:38:4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专业的“冷”与“热”,就业的“高”与“低”,呈起伏态势很正常,这与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同学应持一颗平常心,理性看待专业,正确判断就业形势。卢明举例说,随着近年来我省“桥头堡”战略、“一带一路”的实施,小语种专业日益火爆;此外还有鲜为人知的“蜂学”专业,曾一度停招过,但近来我省提出大农业、大生物产业的发展思路,这个专业又应运而生了。

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也是各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记者了解到,为更准确地保证就业率的真实性,从今年起,由各高校直接把毕业生就业数据报送教育部,从而搭建“最基层——最高层——最直接”的大数据网,学生可直接上教育部网站,查找自己相关或喜欢专业的相关就业情况。

专家有何建议

适时调整才是改革重点

“这次公布的就业率预警其实是释放了两个信号:一、就业率是否是判断一个专业冷热的唯一标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二、被亮牌的背后,暴露的是近年来专业设置追热门赶潮流、急功近利的普遍现象,也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高校专业应当如何科学、合理设置?”某高校长期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刘老师说。

专业“冷热”与就业“高低”是一个很复杂的关系。专业冷并不意味着就业冷,反之亦然。刘老师进一步解释说,就业率是设置一个专业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全部。近年来,很多高校在扩招中大力发展办学成本较低的文科专业,如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辑等专业,最初开办时需求量大,不愁就业,可一哄而上的结果自然是结构性失调。

教科院某专家坦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专业已成为高校专业设置改革的一个重点。目前,很多高校专业的设置本身并不科学,有些是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设,有些专业则是依靠行政来开设的,这些做法显然不对。他建议,应通过第三方即专业的评估体系来设置专业,这套体系既独立于高校和行政部门,又能够依据“专业”的标准来设置专业。

记者 李沙青

责任编辑:雷蕴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