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畅车快百姓乐
承诺:修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
交通方便
[镜头]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横河村委会通往柯渡镇松林村委会的路,去年7月刚刚完工。这条全长18公里的农村公路穿过横河、柏栎、松林3个村委会,在横河村,记者遇到了正准备开车出门的村民李师傅。他告诉记者,这条路在修好以前,每逢雨天车辆基本无法通行,到了冬天遇到霜冻也没法走,大多数时候要拉货只能等到下午霜化了再出发。当地主要生产土豆,每年产量不低,但是有时候因为交通不便,土豆拉不出去,都烂在家里。李师傅感谢政府把路修好了,“现在路好走了,交通方便,老百姓致富就有了盼头。而且村里也比原来干净。你看我们家的这个葡萄架,要在以前灰盖着,绿色都看不出来,现在多清爽。”
横河村的可喜变化是近年来我省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和福祉的一个小小缩影。
[答卷]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到2013年底,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8.9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3万公里,圆满完成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50亿元,为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长61%。全省1367个乡镇已有1312个通畅,乡镇通畅率达96%,14015个建制村已有13874个通公路,通达率达99%,6587个建制村实现通畅,通畅率达47%,比2012年底上升11个百分点,极大促进了人民群众便捷出行及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我省争取到农村公路国家补助资金75亿元,为历史最高,超过2012年的40亿元,为全年农村公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共投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7.25亿元,保障了农村公路养护,有效巩固建设成果。
贫困乡村大变样
承诺:实施1万个贫困村的整体推进扶贫开发工程
独龙新居
快速发展
[镜头] “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村容村貌脏乱差、脱贫致富无门路”曾是泸水县鲁掌镇三河村的真实写照。这个坐落在高黎贡山中的村委会,因当地有3条河汇入怒江而得名。几年前,村民们坐守青山,苦挨清贫,一筹莫展,如今在我省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中,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村民生产生活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汽车开到家门口、农民电话不离手,种植特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如今我们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村民刘志华这样描述三河村的变化。目前,全村已发展起1.1万亩草果、1.3万亩泡核桃及生态旅游等产业,走上了以资源带村、以林业富村、以文化兴村、以旅游强村的发展道路。
三河村的发展变化,是我省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的一个缩影。
[答卷] 我省从2000年开始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2011年开始列入省政府惠民实事,深受贫困地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2013年,全省实施了1万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目前已超额完成。其中省扶贫办负责实施的7000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总投入资金达44.86亿元,平均每村投入64.09万元,涉及16个州市124个县1126个乡镇,使216.3万人直接受益。
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各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责任,建立了“省级统筹指导、州(市)负总责、县乡抓落实、项目到村、帮扶到户”的工作机制,并通过整合行业和部门资金,充分发挥了扶贫综合效益。
2013年,全省超额完成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任务,万余贫困村夯实了基础设施、增强了发展后劲,并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培育起了一批特色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通过加大村庄整治,改善了人居环境;通过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了保障水平,缓解了群众看病难、入学难等问题,并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农业科技培训等提升了贫困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了贫困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