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全省两会上,省长李纪恒代表省政府作出承诺:将集中财力办好“10件惠民实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年过去,10件惠民实事落实得怎么样——
清澈窖水
“爱心之水”润山乡
承诺:建设40万件“爱心水窖”
[镜头] 吃水要到510米深的箐沟中拉的武定县狮山镇恕德村委会梅子箐村,2013年4月开建的74口“爱心水窖”已经装满了水。踏着隆冬的晨雾走进村庄,初升的太阳已洒进农家小院。走进村民韩志强家,只见院子一角的水窖旁,男人们正杀猪宰羊、女人们打水洗菜,孩子们说笑着、打闹着。原来,韩志强家正在为儿子筹办结婚喜事。穿着朴素的女主人笑呵呵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要不是去年帮我家在院子里修了这两口水窖,家里办这么大的事,那得请多少人才能挑够‘洗菜水’、‘宰猪水’,办好3天的大喜事呐!”
百里之外,坐落在海拔2400米喀斯特地貌区的红塔区大石板社区居委会的356户农户,家家建起了“爱心水窖”。喝着清澈的水窖水,村民李忠富高兴地说:“喝到这水,不仅嘴里甜,心里更甜……”
2013年以来,实施“爱心水窖”建设的边远缺水山村就是以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感谢”,肯定和验收了这件惠民实事。
[答卷] 承诺掷地有声,承诺聚集起为山区群众办实事的力量。各地建立了领导亲自抓、各有关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机制,确保“爱心水窖”建设工作的高位推动;针对“爱心水窖”建设最难、最急需解决的配套资金投入问题,省级财政资金投入1.5亿元,州市县财政安排1.4亿多元,企业、社会奉献爱心捐资近1亿元,为“爱心水窖”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为把“连民心”的小水窖建成“暖人心”的工程,水利部门组织专家编制《云南省“爱心水窖”技术手册》,保证建设质量,避免建设中的乱干、盲干,确保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据省水利厅统计,截至2013年12月底,年度“爱心水窖”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全省共建成“爱心水窖”42万件,占年度计划40万件的105%。这些散布山村的“爱心水窖”,可新增蓄水992.7万立方米,解决和改善82.8万农村人口饮水和63.6万亩耕地的补充灌溉。
养老院里“很好在”
承诺:建设一批城乡养老服务设施
老有所乐
[镜头] “在这里,不愁吃,不愁喝,条件比家好,每月还能领到60元养老金。”住在双柏县大庄镇敬老院的五保老人苏培福感觉“很好在”。2013年投入使用的大庄镇敬老院,院子宽敞平整,房间整洁明亮,院里有花、有草、有树,还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并能用医疗救助金统一为老人代缴新农合,住院费、门诊费全额报销。在这里,农村五保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
2013年6月19日,昆明市五华区学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揭牌,100余张床位可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长住、日间照料、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精神安慰等一系列服务。过去的一年,我省更多的养老机构告别政府运营,交给社会力量来负责日常服务工作,以利于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
[答卷] 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省建立了民政、发改、财政、国土、卫生、老龄等13个省级单位参加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养老服务业的统一领导。
省民政厅在年初全省民政工作暨老龄工作会议上提前进行建设任务安排部署,力争各项建设任务早准备、早安排、早启动、早建成。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形成合力,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加大省本级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对口部门支持,全力确保惠民实事任务的完成。养老机构建得好,还要管得好。2013年,我省民政部门全面开展养老机构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2013年,全省资助新建和改扩建城市老年福利机构22个、农村敬老院8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09个,项目总完成率101.7%,新增床位总完成率104.2%。随着我省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点建设的加快,我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实现在养老机构、社区等地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