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盘活云岭万重山
      发布时间:2014-09-12 10:52:2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大资源小产业 凸显发展软肋

全省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全国第2位,而林下经济产值只占全国的9%,透视“大资源,小产业”背后的种种现状,业内人士概括道:产业规模小、布局散,产品档次低,产业链短是我省林下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整体规划不足,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差,组织化程度低,精深加工与品牌培育滞后,以至产业难以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缺乏统一规划,林下经济资源种类多、资源总量大,但产业小、效益低的问题特别明显。全省可开发的林下资源种类达9000多种,但仅野生菌采集加工、鸡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等初步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大多数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仍处于未开发或零星开发状态,且生产经营较为粗放。

产业化程度低,加工企业小、弱、散。虽然不少地方林农自发建立了合作社或种植协会,但合作社、协会如何有效连接千家万户,形成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却并没有大的突破。零星分散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形成不了规模,发展收益大打折扣。且从产业链看,加工企业小、弱、散,知名品牌少、市场培育滞后,产业基本处于卖原料的低层次,缺少叫得响的品牌,产品“特而不优、优而不大、大而不强”的情况明显。

科技支撑短腿,产业弱而不强。林下资源开发是新兴产业,缺乏专门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力量,林下资源开发的良种生产繁育体系建设、先进适用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新品种选育和引种推广、野生资源人工栽培驯化、新产品研究开发等滞后,加之对已有科技的推广应用较弱,农户大多凭经验沿用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使得林下资源的再生产、管理、采收、储运、包装、保存及加工简单粗放;同时,缺少科技支撑,林下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难以化解,林下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的同时,部分林下资源正遭遇掠夺式开发。

产业投入不足,融资渠道狭窄。一方面财政扶持资金较少,另一方面由于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渠道不畅通,企业和农民虽有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要么难以起步,要么难以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

下好一盘棋子 青山就是金山

“优势明显,有产业基础,做强做优林下经济,《意见》做出了顶层设计,现在需要的是行动。”业内人士说。

林子那么大,资源禀赋各异,适宜种养什么项目,可以说是各有各的路子。但总体来说,发展林下要以林为主、科学利用,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林地、林下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合理选择发展模式,采取有选择、差别化扶持政策,重点培育区域化的特色基地和特色品牌。好的体制机制是产业的活力与生机所在,因此,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破除林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生产要素向林下经济聚集,“林子”才能变成“票子”。

接长林下经济的产业“短板”,参与《意见》起草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

首先,从省级层面到州、市一级要结合高原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林业工程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制定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确立发展目标,谋划重点项目,科学引导林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要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按照“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的要求,培育不同类型、独具特色、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林下经济资金投入、技术培训、市场开发、基地建设、管理服务、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成功路径。

三要在培育品牌和拓展市场上下大功夫,培育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林下经济品牌。重点培育昭通天麻、文山三七、南华野生菌以及云南石斛、云南草果、滇重楼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优势明显、影响力大的品牌,高起点发展林下经济。

四要以培育大企业、延伸产业链为目标,实施园区带动,优化空间布局,通过政府扶持、内引外联等形式,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投入强度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国际国内企业和项目入驻,提高我省林下经济的规模化经营水平,告别小、散、弱。

五要用科技的力量开辟林下经济发展新天地。充分发挥科研、教学、规划设计和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开展林下经济植物品种收集、评价与筛选、种苗繁育与良种基地建设;加强适宜林下经济发展优势品种、主导产品的研究与精深加工利用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林下种养、高效经营、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体系,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我省还有几千万亩条件适宜的林地有待利用,发展林下经济空间广阔。让更多林农走上“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立体林业、循环林业、生态林业的发家致富之路,山区的明天会更好。

记者 张锐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