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财富 > 正文
探秘供港蔬菜基地
      发布时间:2014-05-28 11:20:1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特色蔬菜凭啥闯关港澳?

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以品质获得竞争力

走进陆良县中枢街道茶花社区,陆良瑞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正在蔬菜种植基地上忙得不亦乐乎。2011年,陆良县引进呈贡蔬菜客商,在中枢街道茶花社区,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瑞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采取以蔬菜种植、无土育苗、蔬菜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茶花社区着力打造蔬菜种植、苗种培育、蔬菜深加工和产品销售基地。目前,该社区的蔬菜种植已发展到2000余亩,日产生鲜蔬菜120吨,主要销往沿海省市、港台地区及东南亚。

“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一套设施蔬菜生产标准技术体系,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重点示范和推广设施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等高产高效技术,切实把设施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到位,促进品质提升。”陆良县农业局副局长李瑞兰介绍说,近年来,中枢街道积极规划发展优质蔬菜,成立陆良瑞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同时还引进了云南曙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高原特色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园。截至目前,累计流转土地10300亩,每年实现土地流转收入1476万元,新建蔬菜大棚11356亩。

“我们种植的是无公害蔬菜,全部使用有机肥料,绿色、环保、安全是我们的蔬菜进入港澳市场的最大优势,定期进行检验,符合港澳上市标准的蔬菜才允许采摘上市。生产的蔬菜,包装、仓储、运输、销售等全程都有编码,消费环节如果发现蔬菜质量问题,即可通过编码系统进行追溯。”指着合作社门前包装好的蔬菜,陆良瑞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逐一向记者介绍了编码代表的内容。

近年来,曲靖市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发展,为打好“香港蔬菜特供基地”这张名片,曲靖市根据市场规律及农户意愿,建立了以“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麒麟区、陆良、马龙、沾益等多个县区打造出多个供港蔬菜基地。曲靖市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形成种植品种区域化、种植面积规模化、种植技术标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特色农业的专业化水平,并吸纳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

记者 张明磊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