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财富 > 正文
金融杠杆撬动“沉睡资源”
      发布时间:2014-11-10 10:26:46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在华宁县,8000余农户获得了农信社3亿元林权抵押贷款支持,全县形成了大户带小户,柑橘、核桃、柿子“三棵树”立体种植的良好局面。去年全县“三棵树”立体种植产值近2亿元,让近3万农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使林农走上了致富路。

以上这些致富模式,在我省林农中已不是个例,充分说明林权抵押贷款成为了发展壮大林业、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助推器。

创新金融产品 支持“森林云南”建设

2011年,云南省农信社在全国首家推出自主创新产品——经济林木(果)权利抵押贷款,在“农信银杯第三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十大品牌创新产品”奖项。目前,该产品已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全面推广,省内其他州市也正试点推行。

“云南农信社的林权抵押贷款之所以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得益于我们找准定位聚焦‘三农’,得益于有良好的金融环境,得益于加强管控防范风险,得益于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省联社党委书记蒋兆岗如是说。正是找准了“三农”这一定位,服务这根主线,云南农信社才抓住了“三农”这片广阔的市场。同时,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也是农信社得以不断创新突破的关键。

此外,为保证贷款的风险可控,除完善必要的抵押登记外,农信社还守住了产品设计关、风险补偿关和信用生态关这3道风险关口。

因林业生产投资大、周期长,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信社根据农户、林企、林业合作社等不同贷款对象,匹配了相应的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确保了第一还款来源的稳定,并通过抵押+保险、抵押+联保、抵押+公司保证等多种方式建立风险补偿,守住了风险底线。林权贷款违约率相对较高的是小农户,其违约主要是缺乏信用意识,全省农信社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共评定信用镇121个,信用村2364个,信用组1.6万多个,信用户490万户。在全省975万农户中,农信社的建档农户达731万户,核贷农户561万户,核贷金额达1243亿元,既有力地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又有效地降低了贷款违约率和不良率。

省联社主任罗敏表示,云南农信社将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坚持“草根”筑特色,秉承“普惠”求共赢,持之以恒地抓好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以大力开展“三权三证”抵质押贷款为抓手,继续做好“三农”产品创新,进一步探索“农信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财政(贴息)+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的六位一体支农服务模式,服务好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业现代化发展。

记者 李莎 

责任编辑:雷蕴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