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起,全省森林防火就进入最严峻、最紧张的关键时段。近日,记者进山乡、入林区、登瞭望台,再探全省森林防扑火指挥中枢,深切感受到我省各级相关部门、护林防火人员在广袤林区以预防、扑救、保障3大体系为支撑,层层编织森林防扑火网,成为3.7亿亩林地的“守护神”。云南,这个曾经的“森林火灾大省”防扑火能力已今非昔比,森林火灾发生起数、受害森林面积等连年下降,然而也应看到我省一些地方还存在森林防火意识尚待提高、基础设施薄弱以及防火扑火队伍数量不足的短板。
林区特点
林农交错导致防火形势严峻
99%的森林火灾由人为引起,折射出森林防火意识的淡薄。
我省林业用地面积达3.7亿亩、居全国第2位,森林面积2.73亿亩、居全国第3位。与东北等全国其他大林区相比,林农交错,林中有村,村中有林,野外火源难管难治,使我省森林防火面临比东北等大林区更严峻、更复杂的挑战。
在林区与农区界线比较分明的东北等大林区,只要将进山的路口管住,人为因素引起的林火就可避免。我省则不同,林农、林蔗交错的开放性林区特点,让进入林区的路有“千万条”,堵不甚堵,防不胜防;林区即农区,又难以避免春播时的农事用火等,人为因素引发的林火成为我省森林火灾最大隐患。
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林火监测中心主任张家胜说:“从历年情况看,我省的森林火灾99%以上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从今年入春以来的情况看,出现了人为故意纵火的情况,增加了火灾防范的难度。”而自2009年秋季以来的连年干旱,去冬的几次寒潮霜冻天气,致使林下可燃物聚集增加,造成了全省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火灾隐患更加突出、防火形势空前严峻。
【例示】眼下,普洱市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逐渐升高,森林防火形势越来越严峻,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继续升高,普洱北部景东县、镇沅县、景谷县升高到4-5级,南部县区升高到3-4级。林区巡护员每天的工作是对林农劝说指导,宣传林区用火规范和用火安全。认真落实野外火源管理制度,严格登记入山人员,督促护林人员巡山次数,在火源管控上强化执法,切实加大巡山堵卡力度。
责任分配
“三线四责任人”责任制度
林区防火责任到人,从省州市到县乡村一个都不少,形成了“三线四责任人”责任制度。
省政府与州市政府、省森防指成员单位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形成了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林业主管部门担主责、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责的“三线”森林防火责任机制和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林业主管部门领导是重要责任人、单位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四个责任人”制度,并横向发展到各个支持保障部门,纵向延伸到乡(镇)长、村(社)主任、村民小组长、户长、林权所有者这“五个”关键人身上。
同时,强化森林火灾责任倒查和逐级追查制度。出台《森林防火问责办法》,对责任、预案不落实,巡山护林不到位、应急准备不充分、组织扑救不得力导致森林火灾频发或重大森林火灾或人员伤亡的,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厉问责,有效促进了责任制的落实。
【例示】普洱市已经连续27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2月12日,普洱市召开林业工作会议,要求把森林防火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主管部门、基层林业站以及森林航空消防、武警森林部队、森林公安等相关部门实行总动员,各类森林消防专业队全面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保证随时投入扑火救灾。同时,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做到山有人管理责有人担,全市共签订责任状15.459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