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汹涌的资本须提防
价格暴涨的茶山有两个特点不容忽视:一是产量要足够小,只是某个村民小组、某座小山头的古树茶;二是有企业强势介入,通过承包或提价,把其中的大部分原料收入囊中,形成一定的资源垄断。
梳理更多的茶山信息,会发现汹涌的资本似乎无处不在。
去年底,在网络上疯传的价格走势表,给出了各茶山都要价格翻番的信息;今年春茶还未上市,就有新闻报道说古树茶价格涨了一倍;茶山上,鲜叶价格两三天就涨一次价;古树茶涨价幅度大大高于劳动力等刚性成本的上涨幅度;茶农和茶山上初制所小老板们都搞不清楚究竟为什么要涨价,这一切信息综合起来无不让人猜想茶山背后的资本力量。看到资本的汹涌还可以解释清楚一个很多人的疑惑:为什么外观、口感非常相似的茶叶,只是因为处于不同的茶山,价格却可以相差数倍?
看上去很美的普洱茶产业要做大做强,其实还有许多功课要做,比如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茶区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科技创新、物流配送等等,逐利而行的资本不大可能会投入到这些见效慢但对于产业发展却至关重要的领域,普洱茶的可持续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打铁还需本身硬。抵御或防范资本的过度浸入,保持云南古树茶可持续发展,保护茶农利益,一方面要加强成本、价格信息的透明度,更重要的一方面需要不断补齐产业短板,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 李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