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
D
“我最烦媳妇开窗子”
时间:3月22日
地点:龙泉路、西福路
记者走进龙泉路安康园李先生的家,他指着桌子说:“龙泉路的灰太大了,早上才擦的桌子,下午就铺上了一层灰;地板也是这样,天天拖也不见干净,以前三天打扫一次卫生,现在天天都要扫。停在小区院子里的汽车,三天玻璃就被灰遮挡得看不清楚了,去年汽车洗玻璃的喷嘴都换了两次了,洗一次车要40元,我们几个朋友开玩笑说,什么生意都不好做,开个洗车店生意肯定会好。”
家住西福路附近的林先生说:“我最烦媳妇打开窗子,为关窗子的事,两人还经常拌嘴。”林先生指着远处的施工工地说:“现在到处都在施工,灰尘太大了,关着窗子灰还会钻进家来。反正开窗、关窗都避免不了空气污染,不如少开点,省得打扫起来费劲。可是,我媳妇一进门就嚷着要打开窗子,经常怪我关着窗子空气不好,为这点开窗、关窗的小事,一天争来争去的,太烦了。”本报记者 栗静敏
记者跟评
“缺位失职”该如何问责?
昆明的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城市中的排名下降,普通百姓用不着看相关的空气质量指数,也能体验到空气质量剧变的“过山车”。在昆明的一些区域,漫天灰尘甚至让人无法睁眼,能见度仅为几十米,仿佛置身于沙尘中心。
昆明属季风性气候,每逢干燥风大、易起灰尘,固然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不利客观因素。但同时也别忘了,昆明还有远离沙漠、四季如春、无燃煤取暖现象和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好等有利因素。因此,任何欲以“客观因素”为春城的空气质量“过山车现象”卸责的说法,都站不住脚。
以PM10为例,昆明7个空气监测点的数据分析,西山森林公园、东风东路、呈贡新区的PM10,总体要好于碧鸡广场、龙泉路、金鼎山和关上。从3月20日至24日的数据看,20日昆明降温,出现降雨,PM1024小时平均浓度就减小,由此看出,雨水对PM10的减小有直接作用。
如果细究“春城”变“灰城”的污染源,不难发现,无论是交通扬尘,还是贡献率高达60%以上的施工扬尘,都纯属人为因素。只要是人为造成的,就一定有根治的可能。据说北京的雾霾得靠风吹,难道昆明的扬尘只能指望雨来浇吗?
应该说,在防范和治理扬尘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联防联控的机制。我们现在要做的,岂只是如何建立这套联防联控机制?应该是每一个环节都真正运转起来,特别是工程监理等环节不能“缺位失职”,若“缺位失职”又该如何问责?本报记者 朱绍云
未完待续
面对飞扬的尘土,我们不能只是感叹一句“你是风儿,我是沙……”。空气扬尘的根源何在?涉及的相关各方,工地、清运公司、环卫工人……他们是如何看待的?控制工地扬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请继续关注本报报道。
Tips
PM10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主要来源于道路扬尘。
PM2.5
(可入肺颗粒物)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更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锅炉燃煤和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