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万溪冲村民的企盼
      发布时间:2014-04-23 10:50:4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记者求证

在建工地占了1000余亩地

记者在村民的指点下,顺着梨树林里的便道走过去,看到了新挖的大坑,和一群正在施工的工人。据村民透露,这就是停工几年,又开始动工的公路。记者站到高高的土堆上,看到路的两边是成片的梨树,大坑壁上露出梨树根。继续前行,记者走到村民讲的园区规划区域,看到一大片区域内,机器轰鸣,一辆辆卡车载着红土不断地进进出出。山体被挖开,有的已经被挖断,梨树被砍倒,露出干枯的树根。

“现在两个在建工地占用了1000余亩土地,但按照规划,万溪冲剩余土地可能也会被征用。”呈贡区政协委员张黎明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按呈贡新区16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控制线,万溪冲近万亩果园中,控制线内约8000亩,线外2000亩。“如果不解决好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不但古梨树生态群众面临消失的危险,群众生活也将受到影响。”张黎明分析,目前,当地富余劳动力要么外出务工赚钱,要么外出租地耕种,无论哪种方式,都将影响群众安居乐业的期盼。

据一份农业部门的统计,记者看到仅就万溪冲而言,全村有宝珠梨面积8000余亩,其中规范化果园1000多亩,如按平均亩产和亩产值计算,仅宝珠梨的收入就有1600万元,加上近年来推广的果园菜坡配置规范化建设,果园间种蔬菜,一般每亩每年纯收入可达5000元-8000元,以万溪冲村470户计算,平均每户有果园面积约17亩,每户仅果树收入达7.5万元,间种蔬菜收入2.5万元,平均每户每年果园总收入10万元左右。因此,果园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外出务工与种地相比,收入差距太大。”一位在餐厅打工的村民告诉记者,自己每月仅有1000多元工资,更重要的是收入很不稳定,“我还是想回村里种地,虽然比较辛苦,但值得。”该村民说,失去主要经济来源后,有些邻居在呈贡大学城打工补贴家用,但只能做清洁工之类的活,工资比自己的还低,大家还是想回家种地。

相关回应

未来乡村更美村民更幸福

针对村民提出剩余土地是否会被征用的疑虑和回家的期盼,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据万溪冲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总支委书记杨汉强介绍,截至目前,万溪冲其他建设用地被征用了1300亩,还剩5000多亩,原本规划村民整体搬迁,在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保留原址,因此,万溪冲未来发展方向,将围绕“呈贡宝珠梨”品牌和其周边自然资源,打造入村景观。对已被征用土地上的古梨树,将拿出400亩荒山进行移栽,并建设宝珠梨地标公园。

“目前已经做了公园规划,将于近期拿出详细方案。”杨汉强说,同时还将扩充水果种类吸引游客,达到群众增收的目的。“现实是果园越来越少,作为征地,万溪冲必须停止。”据介绍,现在全村200多户,主要经济来源是水果收入,村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区属于中等偏上,有1万多元。

现在仅有的5000亩土地是否会被征用,吴家营街道办副主任王剑祖认为“不好说”。但结合万溪冲在呈贡东南面,距昆明22公里的地理位置,借助宝珠梨品牌,现正着手打造美丽乡村。“按照‘宜居宜游宜业’的理念对村庄进行改造,使整个村庄的形象有一个大的提升。”王剑祖说,万溪冲每年要举行两个大的活动,3月的梨花节和9月的采摘节。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8日,前来的游客就达到了1.7万人。目前要解决好游客来后的吃、住、行等问题,进村的景观改造已基本完成,村里的绿化和卫生改造也已完成。

据了解,未来将按照旅游景区的理念规划、开发、建设、管理和经营万溪冲片区,同时,充分体现万亩梨园自然风光、当地民俗民居特色,充分发挥万溪冲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宝珠梨品牌和产业延伸,把万溪冲打造成昆明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示范区,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

记者 张帆 文/图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