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宣威如何让土地流转
      发布时间:2014-01-15 11:11:3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土地流转在全省已广泛推行,各地新招不断。宣威市以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对土地进行整理开发,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品牌”绿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这两年来,我们当地的农民把土地租给这些投资企业和大户建设绿色基地,农户在基地打工,不但收土地租金领工资,收入比过去高多了。”宣威市西宁街道办事处主任丁宪魁说起绿色产业发展如数家珍,“现在我们已初步形成了马街的花,靖外的菜,列租、洽坡的药,赤水的核桃绿色产业发展格局。”

“农业只有发展规模经营才有条件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力,增加种植效益。”宣威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欧光彩说,“近年来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在家中的多是老人、妇女,因缺乏劳力造成想种的也种不了,而种植大户和企业想种又无地种植。所以我们积极鼓励专业大户、合作社、种植能手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标准化生产,推进规模连片经营,实现高产高效目标。”

发挥地理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隆冬时节,天空中飘起了碎雪,记者来到宣威市西宁街道马街村委会食用玫瑰种植基地采访,只见浓雾笼罩下的田野里已经种满了玫瑰苗。宣威市红叶农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毓秀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基地规划面积2000亩,目前已种植500多亩食用玫瑰。一期投资1300多万元,我们还要投资办厂搞深加工,提炼玫瑰精油,总投资将达3000多万元。”

宣威是我省农业大市,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近年来,该市在不断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培育力度,紧紧围绕外来投资企业和回乡创业大户对发展蔬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用地需求,搞好土地流转。

在宣威市务德镇牛栏江边,通过土地流转,一个万亩特色种植园正在建设中,昔日的山沟沟正在变成绿意盎然的小江南。

“小江气候好,但隔城远,以前零散种植,产量低、规模小,也没人愿意进村收购。”新华村村民陶荣飞介绍。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的单一和落后,让小江两岸百姓难以摆脱贫困。如何发挥地理优势,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业效益,成了沿江3个村委会7000多群众脱贫致富的突出问题。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宣威市务德镇决定以云南省旱作农业项目和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为契机,以土地流转经营和庄园式开发为载体,将牛栏江两岸的万亩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化经营种植,以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对土地进行整理开发,鼓励种植大户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租地协议、种植协议、收购协议,按照每亩500元/年付给农民租金。

一石激起千层浪。习惯了小农经营种植的老百姓对规模经营种植产生了种种疑虑,种植大户不敢上,村“两委”没信心,土地流转承包工作困难重重。为消除群众顾虑,化解矛盾,确保土地流转工作正常推进,农技人员和镇村干部组成的工作组,进村入户就群众担心的问题,专题分析,讲清道理,算清账目。一个月的时间,3个村流转土地8200亩,实现机械化耕作5500亩。通过土地平整,上千亩的零星地块连成了一大片,方方正正的标准农田整齐划一,纵横交错的田间机耕路宽坦平整,昔日的山沟沟变成了小江南。亲眼目睹了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崭新面貌,村民们信心倍增。“现在3个村成立了4个合作社,我们村合作社有10户种植大户入股,合作社取名朝阳专业合作社,寓意我们的事业如初升的朝阳,红红火火。”太阳村总支书记刘大春兴奋地说。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