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
8年时间,投入80亿元,撬动农村400亿元投资
一开始,黑泥地村村民王丽娜对新居建设持观望态度。但身边村民的新居渐次成型,她再也按捺不住,于去年12月贷款15万元加入其中。至今,除10余户有户无人的情况外,全村家家户户都投入到了房屋新建与改造中。
王丽娜坦言,自己的犹豫主要是“不愿欠账,怕还不上”,这也道出了大部分农户的担忧。在看到与新居建设同步推进的产业规划之后,她心安了。
“美丽家园”建设秉持的一大理念就是村庄的建设规划与发展规划同步推进,实现“以房惠民”、“以房带产”、“以房聚财”、“以房扩需”、“以房促变”。
从房屋建设开始,农村积蓄已久的活力很快被触发。8年时间内,全州将投入80亿元,撬动农村400亿元投资。
王丽娜所在的黑泥地村,还在房、村建设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改革之路。该村将成立开远市黑泥地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由全村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组建,对3000多亩土地集中进行统一开发、经营,并引进葡萄种植大户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西凤面条加工企业进行无公害面条的加工和生产,公司以合股的形式参与。与企业的进驻配套,黑泥地村还成立了劳动服务有限公司,对全村劳动力进行统一培训、管理。
而该村的社区化改革也正在进行中,改革完成后,将进一步引入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服务,探索一条就地城镇化的路子。
谈到“美丽家园”建设的顺利推进,古城村委会副主任钱保兴认为,最关键还是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也随之激活。
弥勒市帮助可邑村、蚂蚁哨村、法依哨村农民谋划栽种烤烟、核桃和开发冬季农业,引导培植产业,增强了农户建房底气;个旧市倮莫村引进2个免烧砖厂和红河恒盛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
在产业的支撑下,资源变资产再变资本的良性循环链条正在形成,而更多的公共资源也在这一过程中向乡村倾斜。开远市大庄乡龙溪村配套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宜民社区建起了幼儿园,许多惠民政策形成组合拳向农村延伸。到2020年,全州所有行政村(中心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自然村公路实现村村通,自然村和行政村的便民超市、公共活动室、公共活动场地、农村书屋、卫生公厕普及率达到100%,水、电、路、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实现村村通。推动“建筑节能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农村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等能源综合利用,进村入户率达90%以上。
从家园到产业再到服务,“美丽家园”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楼房建盖与乡村建设,而是事关产业发展、人民增收、文化传承与文明再造的系统工程。
魅力
打造3大城市体系,构建云南第二大城市群
不到一年时间,红河大地上变化正在发生。
开远,是云南省老工业城市之一,空气污染与环境恶化一度让开远人不堪其扰。但如今再访开远,刺鼻气味已然被花草清香取代,灰尘漫天变作鲜花满眼,开远人的幸福指数也因此节节攀升。
同为老牌工业城市的个旧,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艰难转型的阵痛中,也踏上了生态引领发展的“绿色之路”:发展循环经济,在全市范围内建设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
蒙自市则围绕“山水绿城、田园蒙自”主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多元化经营”方针,全面加快推进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力度,决心把蒙自建设成为借景入城、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相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独具特色、功能完善、最宜人居的现代田园宜居的美丽城市……
建设“美丽家园”,全州13个县市同时发力。
目前,红河州各县市正在积极探索具有红河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州委、州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县市领导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强调跨越、翻番、赶超,更要注重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努力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大和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并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协调推进,以确保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由州住建规划部门牵头的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规划已经完成。在城市建设上,以个旧等滇南中心城市、弥勒等特色城市、石屏等中心县城3个城市体系为重点,实施城市新城区开发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提升,打造风貌各异、特色鲜明的滇南城市群落,实现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将滇南中心城市建成“滇南中心·国家门户”,构建云南第二大城市群。
到2020年,滇南中心城市城镇人口规模达155万人,城镇化率达70.5%,实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联动发展。
目前,红河州正在抓紧研究和制定行动计划中配套的产业扶持、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将为行动计划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力政策支持。而正在实施的“产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也将为行动计划保驾护航。红河州在北部地区打造100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与现代农业。另一方面,全州工业也不断提档升级,去年,国家级蒙自经济开发区内10个项目同时动工,建成投产后每年将产生186亿元产值。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和红河-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3大平台的构建,也将为红河州“美丽家园”建设注入充足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