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石屏县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了解群众困难。本报记者 汪继武 摄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委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领导干部提出要求:“做群众冷暖的贴心人、做群众利益的代言人、做群众幸福的圆梦人。”制定了立足“四个一批”促进“三个好转”的战略举措。
重实际 做群众冷暖的贴心人
“做群众冷暖的贴心人。”红河州如此要求全州每一位领导干部。
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红河州始终围绕群众利益这一主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州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切实把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期望解决的问题解决好;把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办好;把无视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关切等问题解决好。
结合红河州实际情况,红河州提出了立足“四个一批”,促进 “三个好转”的自选动作,即:通过抓“解一批难题,办一批实事,查处一批问题,树立一批典型”,实现全州“发展方式好转、生活环境好转、干部作风好转”。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该州认真收集和梳理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并建立了常委“解一批难题,办一批实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落实各项民生政策,解决好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问题,同时解决好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征地拆迁、拖欠群众款项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长期信访积案问题等。
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关键看行动。记者从州中级人民法院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该院对若干件涉及民生执行案款进行了集中梳理,并千方百计兑现了部分久拖不决的案款,先后向涉案民众发放执行案款达上千万元。此举受到了涉案民众的好评。
各县市领导干部按照州委的要求,着力在三个方面上下功夫,即:在强化正风肃纪上下功夫、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力求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康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