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以挂钩联系鸡街、沙甸的市委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以两镇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在两地分别设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然后按自然村及重点区域划分出若干个“片区”;片区之下以学校、宾馆旅店、出租房等作为重点,以公路、河流、街道、巷子等明显标识为界限划分出若干工作“网格”;每个网格以20至30户住户为单位设立“联户联动组”,实现邻里守望、互帮互助。
在“亲民网格”中心的领导下,两镇区党政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各片区“片长”,各配专人负责管理服务工作;片区之下“网格长”由两镇区机关工作人员担任,各配专人开展网格服务管理工作;网格之下“联户联动组长”从联户群众中推选产生。
为提高“亲民网格”运作效率和服务效果,个旧还设立了由市监察局牵头组建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督查机构,明确了市委统战部、公安局、民宗局、教育局、工商局等职能部门对网格化服务管理进行挂钩指导,协力推进共建工作。
沙甸区川莹村居民马云慈感慨: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让我们感到政府的服务更快更到位了,大家的安全感也增强了,与此同时,我们都愿意在网格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服务自己也惠及大家。
同样“身在网中”的沙甸区党委书记朱坤则认为:个旧打造社会治理“亲民网格”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深切体察民情民意,有效发动群众参与,发挥群众积极性,打造了一个很实在的工作载体,能及时高效实现网内互动互助,这也正是沙甸区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名镇”、“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泉所在。
记者 王永刚 汪继武 通讯员 许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