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明(左)在西藏堆龙德庆县嘎东寺与驻寺干部交谈。新华社发
“格桑”,藏语意为“幸福”,格桑花也叫“幸福花”,是西藏首府拉萨市的市花。象征着民族团结,象征着西藏与祖国内地的紧密相连。
以满腔热忱和无私大爱,援藏夫妻马新明和孙伶伶忍受高原缺氧带来的病痛,努力工作,造福当地人民,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佳话。
他们,是盛开在古城拉萨美丽的格桑花。
扶贫济困显真情
9月13日,马新明和孙伶伶夫妇又来到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村走“亲戚”。村民卓嘎端起酥油茶说:“中秋节送来的月饼还没吃完,又来看我们,多耽误人呢!”
身为第六批转第七批援藏干部,在过去的4年中,马新明和孙伶伶夫妇认了很多这样的“亲戚”。
马新明现任北京第七批援藏干部领队、拉萨市委副书记,他的扶危济困情结缘于自己的苦难经历。1972年,他出生在贫困县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一个偏僻的山寨,生活的磨砺,成就了他时刻感恩的大爱情怀。
2011年10月下旬,马新明在扶贫联系点林周县调研时发现,海拔4300多米的阿朗乡,冬天昼夜温差大,孩子们衣着单薄,他与同行的妻子孙伶伶当即决定自掏腰包,为该乡两所小学的400多名学生配发全套冬衣。
为救助高寒农牧区更多的贫困学生,夫妻二人向“未名基金”求助,倡议开展“京藏情·温暖行动”,募集到3000多套冬衣,发给北京援助的当雄县、尼木县等海拔4000米以上的农牧区孩子。
“未名基金”是1997年由这对夫妻及同窗好友在京共同发起成立的,18年来已资助滇、川等地的5000多名贫困学生。
援藏工作见大爱
马新明逢会必讲,援藏干部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多讲团结话、多做团结事。他身体力行,每年组织开展首都艺术家拉萨行、京藏儿童夏令营等10多项活动,编织了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
2012年,拉萨市作为第一个制定《拉萨市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省会城市,将每年9月份定为民族团结月,9月17日定为民族团结节。在拉萨市委领导下,马新明组织策划了“56个民族拉萨行”等活动,谱写了民族团结新篇章。
马新明说,没有在西藏工作的经历,很难真正理解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很难深切感受维护国家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很难深刻体悟维护西藏发展稳定对国家的非凡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