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土地流转“转”出山邑好光景
      发布时间:2015-06-17 10:34:1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宽阔的村道路


千亩荷花引游人


荷叶茶深加工车间


发放土地经营权流转金


小龙虾喜获丰收

初夏,施甸县姚关镇山邑村展露勃勃生机。千亩荷塘里,翠绿的荷叶在湖面铺开,成群结队的野鸭在湖面嬉戏,不时荡起一波波涟漪。放眼望去,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错落有致的农舍与荷塘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

2014年,山邑村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流转了1006亩水淹田,采取资金入股、混合入股、资产出租等多种方式,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规模化种植红莲藕、养殖小龙虾和鲫鱼,一年后,一个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山邑模式”已崭露头角。

“转”出新身份 农民变股东享收益

去年合作社实现收入117万元,兑付土地流转金80.48万元,村民按股分红11.4万元。村民可享土地租金、收益分红、劳务工资3份收益。

一直以来,山邑村村民们遵循传统的种植理念,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是田地里不变的主角。然而这样的理念对村里的1000多亩水淹田却行不通,十种九难收是常态。于是这1000多亩水淹田就成了鸡肋,不种点什么可惜,但种什么、怎么种,又谁都说不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山邑农业产业小、散、弱和落后的生产观念很难给村民带来富裕的生活。在村里看不到未来,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留下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被戏称为“386199”部队。

谁都想过好日子,但要从哪里下手、具体怎么干?

2013年秋收后,山邑村终于做出了将让这里发生巨变的一个决定。经多方考察,梳理村情,山邑村党总支决定流转村里的1006亩水淹田,让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化发展莲藕种植和鱼、小龙虾养殖等产业。

在开展流转土地经营权之初,村民们“一怕二担心”:怕不能按时获得土地租金,担心土地流转到期后无法恢复原样和担心土地丈量面积不准。为此,村干部先带头,采取自己贷款借款入股、签订合同、制作流转土地精准平面图等措施做出示范,逐渐打消了村民们的疑虑。

据村党总支书记杨绍武介绍,村党总支把流转的1006亩土地按每亩800元的标准折资成80.48万元,量化成村民股份,再把扶贫项目资金77.8万元作为强基惠农“股份合作”资金,加上村干部自筹的50万元,入股成立了施甸县湿地红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规模化种藕、养鱼、养小龙虾。同时,依托村龙头企业——施甸县康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对荷叶、莲子、小龙虾、生态鱼等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

就这样,村民们多了一个新的身份——股东。

仅一年的时间,土地流转就带来了巨大效益。原生态莲藕、小龙虾等供不应求,而借助企业的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平台,更打开了农特产品的省内外销售市场。去年,合作社实现收入117万元,兑付给459户村民土地流转金80.48万元,在提取20%的公益金后,按入股比例进行分红,村民可分红11.4万元,村集体收入11万元。同时,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村民可以选择在村里的合作社或企业打工,这样村民在改革中获得了土地租金、收益分红、劳务工资3份收益。

上朱市冲党支部书记杨海东算了笔账,“以前辛辛苦苦种一年水淹田,除去成本,收成不足400元。流转经营权后,每年每亩有800元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再加上打工收入,比原来的收益强多了。”

责任编辑:唐莉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