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云南加快全域旅游新行动
      发布时间:2016-04-20 09:22:0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关键字二】转

转型升级,转什么

“综合分析云南旅游短板,转型升级必须在转观念、转方式、转模式上下功夫。”省长陈豪分析,一些干部和企业沉湎于过去的成绩中停滞不前、抱残守缺,习惯于按照老经验、老办法想问题、办事情,面对新形势无所适从,“不敢干”和“不会干”。我们若不抓紧转型升级、迎头赶上,在当前旅游市场格局调整中将被边缘化。未来3—5年,我省必须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魄,把转型升级作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头等大事,着力克服短板、学习先进、勇立潮头,全力推动旅游迈上转型发展快车道。

丽江市委书记罗杰表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丽江的全域旅游已走在全省前列,有条件有能力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但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丽江仍有不小差距,必须认真审视。“下一步,丽江将从5个方面贯彻落实本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的安排部署。一是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五网’建设;二是向西双版纳学习,培育和引进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开发优势资源;三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并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结合;四是继续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标本兼治,提高管理水平;五是创新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并精准策划营销。”

“我深深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对怒江旅游发展的重视,怒江旅游业的发展也必将为云南旅游增添活力和动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童志云说,怒江的旅游资源独特,但因交通不畅等原因,知名度不高。“怒江处处有风景,整个州就是一个全开放的大景区,发展全域旅游潜力大。”他还提出,除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外,怒江还将积极发展旅游扶贫,并根据自身接待游客容量有限的问题,提升质量,走高端旅游路线,将怒江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对玉溪而言,开发抚仙湖旅游是当地发展旅游产业的重点之一。“我们的目标是把抚仙湖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同时让老百姓富起来。”玉溪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何雪峰认为,开发抚仙湖必须兼顾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他还表示,玉溪接下来将努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计划2到3年内建设50个乡村旅游基地。

“今后,隆阳区将被打造成为滇西旅游计算中心,同时实施好万亩湿地的恢复,以及万亩森林景观工程、万亩都市农业风光带和高黎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保山市隆阳区区长段生荣说,隆阳区能发挥航空资源优势,补足腾冲交通短板,有机整合区域资源。

“这是一次学习和落实的会议。”“这次会议充分显示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充分显示了云南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和决心。”与会领导和各级干部形成共识:实行党政齐抓、部门统筹、上下联动、属地负责的领导机制,建立“横向统筹协调、纵向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同心同力,共同开启云南旅游发展的“全”新模式。

【关键字三】动

三年行动,动什么

此次会议,我省提出《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面对这个新任务,我们该如何行动?

据了解,“十三五”是我省旅游强省建设的攻坚期和战略决胜期,旅游产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存在着传统产品转型升级缓慢、新业态培育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抓住发展机遇,解决突出问题,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进程,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是加快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行动计划》中要求,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优存量、强增量、调结构、补短板、重品质、提效益的发展思路,以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为目标,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融合发展为动力,以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抓好八大提升工程,即传统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新业态培育、旅游强县富民、旅游市场主体培育、旅游对外开放、智慧旅游建设、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旅游产业,推动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为保障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八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强化规划引领,高水平编制全省自驾车露营地、养老养生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等各类旅游专项规划,并注重规划衔接;三是大力招商引资,围绕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程和项目,做好项目包装策划,推出有吸引力的项目,激发社会资本和市场力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积极性;四是优化用地政策,加大对旅游厕所用地保障力度,以及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等项目的用地支持;五是创新工作机制,抓紧制定云南特色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创建标准并颁布实施;六是加大金融支持,推动设立多种类型的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各类国有和民营银行加大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额度,支持旅游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版上市或挂牌;七是完善基础支撑,进一步优化“五网”建设布局,在全省交通主干线和主要旅游道路,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游客休息站、一批旅游标识标牌,确保通往全省各级旅游度假区、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省旅游名镇和旅游名村的高速公路出口和二级道路沿线设有明确、规范的旅游标识系统。八是建立考核机制,根据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方案,实行目标责任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预计至2018年,全省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旅游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比重超过40%,旅游产业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接待海外旅游者达700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超过5亿人次(含一日游游客),游客人均消费由每人次998元增加到每人次1250元,旅游总收入超过620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8%,综合增加值超过15%,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超过30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700万人,累计带动贫困人口脱贫60万人。旅游产业成为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实现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唐莉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