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文体 > 正文
古乐悠悠道宣科
      发布时间:2014-08-28 10:37:2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弘扬传承纳西古乐

宣科说:“现在纳西古乐世界知名,丽江从城镇到乡村,纳西古乐传习遍地开花,能做到这一点,我很满足。”

的确,从当初的籍籍无名,到现在成为丽江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纳西古乐在宣科的推动下蜚声海内外。纳西古乐是宣科的第二生命,对古乐的传承和发扬也就是在延续宣科的不老传奇。

纳西古乐队目前有32人,年龄最高的有91岁,平均年龄为72岁,绝大多数是老人,只有3名年轻队员。长时间以来,“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是纳西古乐的“三宝”,如何防止古乐断代,培养发展年轻人,宣科有自己的想法。

“年轻人不断地有储备的,但我们台上的座位只有38个。”宣科说,目前有很多年轻乐手已经在古乐会里报名登记了,但是不管你乐器过了多少级,音乐修为有多高,必须等台上有老艺人去世了,才能补进来。

周文莹就是这样的一位幸运儿。她是丽江古城人,今年25岁,2012年加入纳西古乐队,演奏古筝。她是真正的科班出身,云南艺术学院毕业,学了10多年的古筝。第一天面试的时候,宣科认为她太过年轻,周文莹现场弹奏了一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后,宣科赞赏不已。她的爷爷、父亲都是纳西古乐艺人,据说是因为有了这一背景,宣科最终才允许她加入纳西古乐队。

“宣老师认为古乐演奏关键是要有韵味,需要家庭熏陶才行。”周文莹说。

在民间,传习纳西古乐已经成为了大规模的文化现象。古乐队里的一位艺人就在古城区青少年宫开办了一个传习班,每期招收20名15岁上下的学生,不少家长都抢着为自家孩子报名。在各个乡镇,正式挂牌成为大研纳西古乐会分会的有4个,宣科整理古乐曲谱免费发放到分会,还赞助服装、乐器等。丽江不少学校专门组织了纳西古乐队,如玉龙县白沙、黎明等乡镇小学的老师都参与进来了。

除了古乐演奏,宣科还培养了两位主持人。马玉梅就是其中一位,她在台上用流利的汉语和英语交替介绍节目,神色自若,挥洒自如。现在,马玉梅还在做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把宣科家族的5000多张旧照片整理成册,配上背景介绍和内容说明,形成一条生动的宣科历史印迹,副标题就叫“宣科先生的老照片”。

记者 余国鹏 李秀春 黄喆春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