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
挑商选资聚合新活力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的招商要求却很‘刁’。”随着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保山的投资环境备受青睐。但面对纷至沓来的投资意向,保山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并不以资金规模为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对投资方团队、技术和管理的全面考察。对于很多不缺钱、但却没有技术和管理团队的投资者,保山招商部门或者引导他们另选方向,或者婉拒了这些不适合项目。“招商引资的项目和发掘需要更灵活、更适应市场需要,但提高投资门槛,是为了杜绝技术落后、产能过剩的企业盲目投资,也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增长。打造投资兴业的乐土,是要把发展投资环境作为最亮的名片来培育。”
从招商引资到挑商选资,保山的招商引资思路愈发明晰——利用省内外和国家层面举办的各类会展平台,积极推荐项目扩大影响;紧抓园区建设,着力实施大项目、全国知名品牌产业群向园区集中。筑巢引凤的平台招商从单个项目引进向引进战略投资者转移,在注重龙头项目引进的同时,针对产业链的缺失环节和延伸环节进行填空式招商,依托平台招商的产业与要素聚集效应正逐步显现:昌宁生物特色园区引进了江苏雨润集团15万吨肉类加工项目、摩尔农庄、昌宁红总部建设等龙头项目;深圳卡蒙特轻纺服装有限公司在保山工贸园区打造轻纺产业园,并与保山市招商局共同招商引资,打造以卡蒙特为龙头的产业集群;腾冲引进了雅居乐旅游小镇建设;水长工业园区引进了海南滨海集团建设石材园中园……
正在兴建的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城边竖着一幅醒目的标语——“跟着义乌赚大钱”。作为保山市与东部沿海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合作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以及云南省2012年“三个一百”重点建设计划项目之一,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城已经成为一个平台,不但吸引来了江浙一带的商人,带来了他们的经营模式和贸易渠道,给本土企业的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冲击。同时,还建立起了保山市与浙江金华市政、商一体的合作机制,通过选送地方基层干部赴江浙等沿海开放程度较高地区交流学习,实现了一个招商项目带来两地合作,从招项目到换思想的转变。
而更令人期待的巨变还正在这里孕育着:以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城为核心,保山工贸园区将通过招商引资加快配套生产企业的引进,逐步打造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刘红 杨红川 杨燕 文/图(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