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聚焦生态玉溪:转型升级不停步
      发布时间:2013-12-25 12:09:59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算好发展“五笔账”

研和工业园区

科技创新大厦

做强大品牌

一边是准入“门槛”加高,一边是资本争相进入,今年玉溪招商引资形成了一个奇妙的“玉溪现象”。

“生态魅力持续释放,资本集聚热度不断升温,我们的招商引资变成了‘招商选资’。”玉溪一位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同志说,绿水青山就像一块磁铁那样吸引着各路资本,催生了“玉溪现象”。

招商引资的“玉溪现象”,则催动玉溪经济全面发力,项目建设呈万马奔腾之势。今年来,玉溪开始从小步慢跑,进入到了百米冲刺的佳境。

大项目井喷大发展转型

7月30日,玉溪市大化产业园区建设启动开工仪式。园区由峨山彝族自治县化念片区、双小片区和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片区组成,规划总控制面积为155.10平方公里,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73.3平方公里。计划用5年时间,开发建设20平方公里,新增基础设施投入50亿元,实现园区营业收入300亿元。

8月5日,新平县签约箱包配套塑料扣具生产、茶叶深加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重大项目,概算投资达9.45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引资总项目达28个,合同协议资金81.4亿元。

9月26日,红塔区与重庆南方集团签订框架协议,拟投资160亿元,在红塔区建设玉溪高铁新城城市综合体。这是玉溪今年签约的第四个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体项目,也是投资最大的一个。

10月31日,云南睿安特重型钢结构产业、鑫诺陶瓷等4个大项目在易门工业园区落户。至11月,全县在谈招商引资项目72个,到位市外资金31.55亿元,招商引资成绩取得历史新突破。

10月22日,玉溪中心城区首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概算投资100亿元的玉溪红星国际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个集商贸、办公、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翻开了玉溪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10月24日,玉溪对外联络的又一交通要道——晋宁至红塔区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这是玉溪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区、两带、四城、多点”战略布局,积极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加快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公路起于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安晋高速),经昆阳、宝峰、刺桐关、梅园、飞井等地段,连已建成的玉元高速公路,主线全长50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估算总投资85亿元,预计2016年9月竣工。

10月28日,中心城区“红龙路改扩建、武警玉溪支队迁建、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中心城区雨污管网改造、玉山城片区玉山一路二路”5个重大项目同日开工,估算投资27.46亿元。5个项目建成后,中心城区将更宜居,市民生活将更便利,城市形象将更美丽。

11月4日,抚仙湖立昌片区保护开发招商引资协议签约仪式举行,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289亩,建设用地2480亩,将对立昌村实施退房还湖、退田还湖后,在原污染的湖滨带建设一个长约5公里、宽110米的大型条状湿地。这意味着玉溪在推进抚仙湖退房还湖、加大抚仙湖保护治理力度方面又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截至9月底,全市10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累计超过11亿元,同比增长157.6%。全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数达821户,同比增长5.6%。其中红塔、研和、通海五金、易门陶瓷、新平矿冶、华宁磷化6大省级工业园区入园企业数达767户,同比增长5.6%,6大省级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近873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的税收额达257.5亿元,同比增长18.7%。

创新中突进转型中升级

“从今年6月动工至今,我们自己出钱,用两台发动机发电赶工期。”在玉溪高新区九龙片区的工地上,贡润祥茶膏的董事长张光辉指着繁忙的工地对记者说,“在茶膏这款产品上,我们有两项发明专利,另有6项正申报中。我们今年的销量将突破3个亿,市场好,时间不等人呀。”

贡润祥茶膏是玉溪今年招商引资进入的项目,总投资1.48亿元,一期产值10亿元,3年要做到50亿元。这是一个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生产性项目。

由于建设资金的不断涌入,不仅为玉溪聚集了人气,更增加了玉溪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文化产业转型的底气。

通过引进项目,在上项目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调整、转型、升级中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

“推进玉溪跨越发展,关键在产业。”市委书记张祖林提出,“必须打造产业联动发展新高地,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实施创新型玉溪行动计划,促进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玉溪梳理出了一个崭新的工业经济思路:支持红塔集团发展,巩固国家级卷烟及辅料基地;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建设云南省重要钢铁基地;加快数控产业园建设,建成全国知名数控设备基地和全省重要铸造基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全省重要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发展新材料产业,建设全国最大的蓝晶衬底片生产及加工基地和贵金属回收加工基地;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西南最大光伏光热设备基地;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产业,巩固西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把玉溪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食品加工基地;抢抓机遇,大力推进石油炼化深加工和箱包、印刷、纸制品包装业。

在这轮升级转型的工业大会战中,玉溪国家高新区、研和工业园区、红塔工业园区,以及新平、易门等县区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建的贡润祥普洱茶膏生产等16个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达利二期、猫哆哩二期、云南创新料扩建、韵雅生物等13个项目也在近期相继开工。这批项目的开工建设,极大地推动了玉溪高新区产业的发展。”玉溪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书记陈兴隆介绍,今年下半年,高新区与江川县签订了联合开发江川县龙泉山片区20平方公里的框架协议;8月19日,又与新平县签订了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这些协议的签订,实现了高新区与县区之间优势互补以及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良性互动和互惠互利,为玉溪高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转型升级的推动下,玉溪的传统优势行业钢铁业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经过多年的培育,钢铁行业已成为玉溪仅次于“两烟”产业的第二大工业支柱产业。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钢铁企业37户,形成890万吨炼铁、840万吨炼钢、830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钢铁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27亿元。

为了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截至今年11月,玉溪共计淘汰落后产能816.3万吨,并出台了《玉溪市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方案》。8月30日,玉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玉昆钢铁、仙福钢铁、汇溪钢铁、福玉钢铁等13户市内骨干钢铁企业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玉溪钢铁集团,为做大做强玉溪钢铁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滇中城市经济圈和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给玉溪旅游重大项目的建设带来了发展新机遇。上半年,新平县引进广州谷城集团投资开发哀牢山旅游区项目签订,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周期5年;下半年,上海百汇星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玉溪市政府签订了帽天山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合作协议。这两个大项目的启动,掀开了玉溪旅游产业发展新篇章。

今年,玉溪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把世界自然遗产帽天山古生物化石地列为全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之一的契机,千方百计推动项目的实施。目前,已完成项目总规、一期工程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规划编制工作。项目位于右所镇矣旧片区,规划总面积12000余亩,概算总投资157.8亿元,建设周期5至8年。主要包括化石地博物馆、寒武纪乐园、国际养生度假区、湿地公园4个子项目。其中:化石地博物馆项目选址在右所镇矣旧村火石箐,规划建设面积约190亩,预计投资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博物馆、服务设施和可研中心;寒武纪乐园项目选址在右所镇矣旧村大毡帽片区,规划面积1900亩,概算投资30亿元;国际养生度假区位于矣旧村,规划面积7700亩,概算投资113.2亿元;湿地公园初步选址于矣旧村,规划面积900余亩,概算投资6.6亿元。目前,已经完成了化石地博物馆项目地的地形测量、林地现状调查、林地分布图绘制和地下文物查验工作,正在开展博物馆项目可研、环评、林地、地质、矿压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编制了右所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博物馆的建设管理以及化石地的科研合作正在加快推进之中。

资本集聚,玉溪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均浴火重生,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政府账、企业账、民生账、生态账、和谐账,账账充实,绿水青山,山山藏金,水水生财。

责任编辑:曹璐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