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招商路拆解征地难
在今年召开的市委工作会上,玉溪市委提出了着力做好“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招商引资”3篇大文章。在春季召开的四届三次全会、县处级领导解放思想培训班上,市委再次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工作重点。
在高位推动下,一系列措施随之出台:压缩行政审批时间,通过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审批环节,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加快了项目审批的进度;市县区成立了招商机构,完善了政策,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明确了目标,强化了督促考核。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措施,成立了专门的考核机构,把招商引资工作列为重点工进行督察、考核和问责。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软硬环境的打造,玉溪大地成为企业家们青睐的投资热土。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施市外国内资金项目317项,使用市外国内资金193.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4%。增长幅度位列全省第一。到11月底,共引进市外资金370亿元,在全省州市中依然名列前茅。
“招商部门不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围绕玉溪支柱产业、特色农产品和自然资源,策划包装了卷烟配套产业、冶金工业、机械、化学、工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高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等方面的招商项目充实项目库。全市将收集到的招商项目汇总分顺后编制成《玉溪市2013年度投资指南及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组建玉溪招商网,开展网上招商。”玉溪市招商局局长李明荣介绍,招商方式的创新,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玉溪市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大型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契机,主动融入滇中经济圈,全方位宣传玉溪,推介项目、寻求合作。以项目为基础,采取小分队、点对点、精准实的招商方式,减少大规模会展式,减少人员,节约开支,提高成效,成功签约了一批重大项目。同时,加强与异地商会的沟通联系,构筑政企交流信息平台,拓展招商引资空间,扩大招商渠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招商引资不仅破解了玉溪发展中的资金难题,还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项目开发的新形式,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
今年下半年,在晋江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玉溪创造性地采用以被征用土地作价入股的方式,让江川涉及项目的农户用土地作价入股参与项目开发,从而保障了被征用土地集体和群众的利益,让农民“失地不失保障”,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共同受益,开创了我省农民以地生财、以地发展的新途径。
在近期大化产业园区建设中,这种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大化产业园区由“峨山县化念片区、双小片区,新平县扬武片区”一园三片区组成。目前,峨山化念、双小两个片区已有企业1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0多亿元,新平扬武片区聚集了以仙福钢铁集团为龙头的5家大型企业,年产值已达100亿元以上。计划用5年时间,大化园区开发建设20平方公里,新增基础设施投入50亿元,实现园区营业收入300亿元,带动峨山、新平县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在这轮园区建设中,玉溪采用以被征收土地折价入股的方式向农户征地,使农民们从只拿补偿款的局外人,变成了园区建设的主人。为确保入股方的固定股权收益和股权回购资金,峨山县财政局作为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入股方持有的股权不得转让,持股满5年后,入股方可选择由入股接纳方按原价回购或继续持有,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被征地群众生计有长远保障。由于农民的主动参与,大化园区建设提速,首期4500亩土地已签约完成,开创了玉溪园区建设土地征收量大、快速的新纪录。
记者 蒋贵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