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 找到起飞新支点
今年瑞丽的冬天有些冷,但在姐告肯博摩托的加工厂里,上百个缅甸工人却热火朝天地工作着。从这个工厂加工的肯博牌摩托车全部销往缅甸,每年出口近20万辆。
总经理姜家雷上世纪90年代开始做摩托车出口生意,2004年,姐告“境内关外”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他,他在姐告建起组装厂,2007年又成立了装配厂,如今他在缅甸曼德勒也有了自己的工厂,销路一直不错。
姜家雷告诉记者,瞄准缅甸市场,他们公司今年5月创立了肯博品牌手机,所有生产的手机全部出口缅甸,短短5个月,已有2万台的出口量。“明年的目标是100万台手机,过万台的平板电脑。”姜家雷很有信心。
对瑞丽有信心的企业不止肯博公司一家。
经过数年打造,瑞丽的石头、木头产业已成规模。但“两头”产业还不足以支撑瑞丽的全面起飞。打造产业基地,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成熟产业链纷至沓来,不断在瑞丽创造惊喜。
瑞丽市环山工业园里,银翔摩托车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已全面动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30亿元,引进约18家摩托车制造配套企业,建成投产后,年生产摩托车超过100万辆,主要销往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可提供超过1万人的就业岗位。
中石油、南方电网等大集团已在瑞丽注册成立子公司;高深橡胶年产5万吨国际标准胶、安琪酵母年产2万吨高活性干酵母等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把2013年定为产业招商年,瑞丽试验区引进了一大批外向型、带动力强、产业链长的项目落地。近两年来,试验区完成签约项目107个、协议资金1393亿元,实际到位195.76亿元。
围绕“开发什么、开放什么、试验什么”,瑞丽找到了起飞的新支点。
今年9月,瑞丽争取到畹町口岸芒满通道临时开放,为下一步“一口岸多通道”模式的开启打下基础。北京汽车集团云南(瑞丽)产业基地就建在芒满通道旁,项目规划15万辆产能,产品涵盖符合东南亚地区市场的多种车型,达产时预计销售收入过百亿元。
瑞丽曾因作为云南口岸翘楚骄傲、因边贸繁荣骄傲,但今天,它不想再延续“过手米线”般没有产业的口岸粗放发展形式。“围绕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中心,突出通道枢纽功能、产业聚集功能、交流平台功能,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先行先试,西南边陲的瑞丽试验区将会光彩夺目。”王俊强信心满满。
中国距离印度洋最近的区域正在打通“中国—缅甸—孟加拉国—印度”货物通道、资源通道、人员通道、信息通道和友谊通道。从这里出发,中国的臂膀拥抱的是亚洲、大洋洲、非洲和不远的欧洲。
云南日报记者 罗蓉婵 张若谷 内蒙古日报记者 王国英 贾永强 广西日报记者 谢彩文 黄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