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云南瑞丽: 开发开放助梦飞翔
      发布时间:2013-12-28 09:45:5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手 记 近水楼台必先得月

相较于中国的许多边境城市,瑞丽的对外开放面对着不少先天不足。

瑞丽试验区所面向的缅甸刚刚开始开放,经济发展正在起步。瑞丽还面对交通条件的限制,没有百舸争流的港口,没有隆隆而至的火车,甚至还没有高速公路……

数字上的差距说明了瑞丽的先天不足和历史欠账。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瑞丽发展的巨大后发力量却不断明晰。经济学原理、发展的现实阶段也许无法逾越,但厚积薄发本来就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必然,瑞丽所具有的诸多特色正是未来一飞冲天的最大优势。

发展中的缅甸是瑞丽开放的福地。作为后发地区,资源、劳动力富集的缅甸正孕育经济腾飞的力量,这是许多经济学家眼中“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世界经济最好的一次机遇”,而作为缅甸最大的邻国中国通向缅甸最重要的门户,瑞丽近水楼台,必先得月。

包容和谐的边境是瑞丽宝贵的财富,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增长让边境两侧以农耕为主的人口大大受益,而中缅两国“胞波”情深,和谐的边境更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睦邻、安邻、富邻,也必将造就和谐共赢的发展局面。“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实质推进,更将把瑞丽面对的市场扩展到南亚,覆盖多个国家的数十亿人口。

瑞丽的后发优势不可小觑,保持好自己的特色尤为关键。这当然需要先行先试的勇气,挖掘潜力的洞察力和积极解决困难的魄力,但更需要一点耐心和做好基础工作的韧性。在采访中我们看到,如今的瑞丽思路清晰,一步一步走得踏实,持续打造和谐边境,全力培育特色产业,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投资项目精心筛选以保证发展质量,瑞丽的开发开放前景光明,路途开阔。

张若谷 

现 场 “一核两翼”拓展空间

瑞丽“变大”了。

据了解,在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按照辐射周边、联动发展的思路,瑞丽试验区以瑞丽市全境为核心,联动发展芒市、陇川,构建起“一核两翼”的空间发展格局。瑞丽试验区不仅变宽了,更插上飞翔的大翅膀。

沿着咖啡大道进入芒市产业园区,阵阵咖啡的香气扑鼻而来。园区内后谷咖啡有限公司2008年建成了3000吨速溶咖啡加工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咖啡产业由单一的原料供给型向咖啡深加工迈出坚实的一步。2011年建成投产的年产1万吨速溶咖啡生产线,使公司成为亚洲第二、世界第五大的咖啡加工厂,投放终端市场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而企业的发展还在不断提速。

芒市工业园党工委副书记赵勇说,由于试验区优惠政策,加之芒市自有的资源优势,前来洽谈的投资商日益增多。“我们从招商转为‘选商’,杜绝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今年,整个工业园共招商21个,签约资金43亿元。”

从瑞丽驱车,20分钟就能到达试验区的另一只翅膀——陇川。许多人认识陇川,是因为这里是目瑙纵歌的故乡。然而,陇川还是云南糖业第一强县、中缅陆水联运的前沿港,这些都让这个静谧小城储蓄巨大的发展能量。

安琪酵母(德宏)有限公司的入驻,让陇川的甜蜜事业蒸蒸日上。作为该县糖产业链的延伸,安琪酵母投入超过5亿元,建起年生产2万吨高活性干酵母的生产线,这样规模的生产线全国也只有两条,将带动陇川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陇川县委书记李正环说,作为瑞丽试验区的“西翼”,陇川抓好中缅仓储物流基地,进出口商品装备、加工、制造基地,积极推进章凤口岸至八莫二级公路等项目的建设。“陇川与瑞丽遥相呼应、相辅相成,这两三年我们把基础打好,不用多久,就能走上快速开放发展的轨道。陇川这只翅膀能让试验区更加稳健地飞翔。”

视 野 边境两侧都是家园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遍边境两侧,缅甸的孩子们就骑着自行车来到瑞丽上学,这样的场面已经持续了20年,在这里他们享受与中国学生一样的“两免一补”政策。目前,瑞丽全市仅有两个乡镇的学校没有缅甸学生。

同样的光景,中缅两国边民开始涌向姐告,热闹的翡翠珠宝早市就要开始了。在这里,两国人民公平共享财富与机遇,市场里销售着缅文报纸,缅甸男孩儿在空地上开心地踢着藤球。

中缅边境“田相接屋相连”,密切的关系并不仅是便捷的通关手续,更是边境两侧人们生活的浑然一体,而瑞丽,正是一个命运和文化的交汇点。

最能体现这里边境特色的,是人们的开放与包容。在这里,文化间平等地对话已经进行了上千年。在喊沙村约相老人的孔雀舞传习馆里,文化相通、血脉相连的中缅两国青年认真学习双方共同的文化遗产——孔雀舞。距离姐告国门一步之遥的国门书社,人们不分国籍、不分民族坐在一起学习中文和缅语。

如今,和谐的边境线早已成为了瑞丽的标志。记者曾经两次陪同外国记者赴瑞丽采访,边境两侧的融合让各国媒体记者赞不绝口。“我已经回到缅甸了”,走在瑞丽街头,缅甸亚誉媒体集团编辑和技术部主任林伯乃激动地说,他说,这样一条和谐的边境线正是中缅胞波情的最好见证。

将梦想寄托于瑞丽的两国青年,心中的边界早已模糊,边境两侧,都是家园。 

责任编辑:王琳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