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云南地名文化漫谈
      发布时间:2014-05-04 10:31:4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昆明市道义街(东起报国街,西抵兴华街),清初成街,曾称扁担街,1941年取“铁肩担道义”之意,将其雅化为道义街,赋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新意。福寿巷(原为南起武成路的独口巷),原称碑巷,因清代巷内有几户打石碑为业的人家而得名,1926年前后姚姓医生来此建房而居,认为碑巷不吉利,以有福有寿之意改名为福寿巷。上述由扁担街改为道义街,由碑巷改为福寿巷,反映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对幸福长寿的向往。

云南“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是我省与辛亥革命联系紧密的两件大事。昆明市正义路,是1911年9月9日“重九”起义推翻清朝在云南的统治后,以伸张正义于天下之意,将南城门改称正义门,并将贯通南北之路改名为正义路。护国路(南起金碧路,北至长春路),1914年12月,袁世凯筹办称帝登极大典,宣布将1916年改为“洪宪”元年。消息传到云南,群情激奋,于1915年12月25日通电全国,组建护国军出兵讨袁。护国之役胜利结束后,云南各界公议,于1919年在今护国路与南屏街交汇处建护国门,于护国门外河上建护国桥,并将南北两段路拓宽成为一条直街,命名护国路,立碑纪念。兴华街(南起长春路,北至大绿水河),辛亥革命后,以复兴中华之意而命名。

富民县名,据1919年《富民县志册》载:“以境内尚觉富庶,自食有余,故以富民称之。”以富民称之,其义虽源于“自食有余”,而又赋予了人民向往富裕生活的新意,全国罕见。正义路、护国路、兴华街、富民县等云南地名文化,反映了云南人民高昂的爱国、护国热忱和振兴中华、富民强国的梦想。【之四】

□吴光范

(作者单位: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