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管好公共财政“钱袋子”
      发布时间:2014-06-16 10:31:2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背景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省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占到财政支出总额的70%以上。今年,我省继续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厉行勤俭节约,筹集资金支持民生事业。

话题

今年我省财政资金主要投向了哪些民生领域?在保障民生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如何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本期金色热线上线嘉宾省财政厅副厅长刘德强为听众、网民作答。

财政支出怎样惠民生

七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教育支出首破百亿元

近年来,中央、省级财政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民生领域。2013年我省财政的民生支出达到2800亿元,创历史新高。那么今年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我省又有哪些措施呢?

“保障和改善民生历来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最近几年我省每年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到每年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刘德强表示,今年我省将继续调整财政的支持结构,盘活存量资金,严格控制一般性的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的支出,厉行勤俭节约,筹集更多资金用于民生改善。

刘德强介绍,就省本级财政来讲,今年我省加大了几个方面的投入:安排教育支出预算104.1亿元,比上年增加9.2亿元,增长9.7%。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维修;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学校的新建和扩容改造;提高本专科生均经费和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等。安排社保和就业支出预算87.3亿元,比上年增长7%,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城乡低保省级补助、省级创业资金和个人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安排医疗卫生支出预算70.3亿元,比上年增加7.6亿元,新增资金主要用于阜外云南心血管医院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配套、艾滋病防治、中医专科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此外,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安排住房保障支出预算20.9亿元。

刘德强说,整个民生保障水平还是要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才会增加,保障能力也才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我省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保障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距离,还需努力。他同时强调,应该关注民生资金使用的效率问题。对此,财政部门也在逐步建立一些制度,包括一些监督检查举措,确保民生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及时向公众和社会公布政策、标准、申报程序。

薄弱环节是否增投入

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学前教育,进一步提高村医补助标准

学前教育是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长期以来,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的学前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适龄儿童的入园教育需求,没有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但如今,国家已把学前教育的保障纳入到公共财政支出范围,这为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

本期节目中,上线单位对群众关心的我省学前教育投入等问题作了解答。刘德强说,我省对于学前教育比较重视,从前年开始,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同时还整合各方面资金,包括争取中央财政的资金和省级财政层面统筹的资金,每年大概有10亿元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投入到了学前教育设施的建设改造、对贫困家庭的补助等领域。

刘德强介绍,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定的补助,全省的补助面已经达到了10%,当然,补助的标准还比较低,每年300块钱,按照每个月补助30元生活费来考虑,尽可能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能入园。

“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入园的设施(建设)。”刘德强说,由于现在城市化进程较快,农村和城市都得顾及。对于农村的孩子,父母都出去打工了,留守儿童比较多,政府就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闲置的部分校舍进行改造用于学前教育,或是在流动儿童聚集点进行新的设施建设;而对于城市的孩子,学前教育资源与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更突出一些,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来建设学前教育。

除了教育问题,乡村医疗卫生话题也是关注热点。在我省,广大乡村医生常年活跃在边远山区,工作非常辛苦。提高他们的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刘德强表示,为了进一步调动我省乡村医生的积极性,稳定农村医疗卫生队伍,我省从今年起又采取了两项新的政策:一是提高村医的补助水平,省级财政在原来每人每月200元补助的基础上提高到300元;二是扩大村医的补助范围,在2008年认定的享受财政补助的3.3万名乡村医生的基础上,扩大至3.7万人,补助对象增加了4000多人。实施这两项政策,省级财政从原来的不到8000万元支出增加到1.35亿元,增长了69%。

责任编辑:曹璐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