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圆桌论坛 干部担当看什么
      发布时间:2014-09-04 10:38:2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职责面前不推诿

刘薇薇

媒体曾经报道,一个北漂小伙回老家办护照,往返6次,跑了3000公里才办好;另有一自主创业大学生小狄,在相关部门跑了11趟愣是没将营业执照办下来;还有我们周边,一块缺失的窨井盖板,公共道路上几盏不亮的路灯,社区旁新建工地漫天飞扬的沙尘,数次反映后问题依然难以得到妥善解决……这些都是寻常小事,却将一些部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官僚作风展露无遗。

不可否认,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或是造成相关部门推诿卸责的客观原因。毕竟,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必然不能越位执法、越权行政。然而,这些被“推”将出去的事情,真的就“与我无关”么?各个部门就真的仅是担心权力越位,怕触犯“依法行政”的原则么?事实或许未必。在笔者看来,很多推出去的事情,某些部门的管理职责还是很明确的,只是牵涉的部门多了,大家自然就会产生“我家不在他家管”的侥幸心理,于是就将“各负其责”变成了“各推其责”。说到底,还是缺乏应有的责任担当意识。

推诿卸责的表现多种多样,要么答应下来的事情,就是迟迟拖着不给办理;要么见事就躲,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难题就推脱;要么擅长自我“解围”,只讲客观原因,不分析主观问题;要么僵化教条,有风险的不敢干,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肯干;甚至以权谋利、吃拿卡要,对重大决策也根据自己利益进行剪裁取舍……正是如此,很多问题久拖不决,从而导致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被激化,最终损害干群关系,冷了群众的心。

推诿卸责要根治,就要从源头上堵住“漏洞”,进一步说,就是要明确权责。一方面,在党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责认定上需要更加明确,实行定人、定岗、定责,避免“多龙治水”,政出多门,切实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另一方面,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更需要在观念上摆脱“官本位”的思想,向自己身上的“衙门作风”开刀,真正树立起责任担当的意识,在岗位上主动作为。

最根本的治理,还需强有力的制度予以发力。要真正发挥行政效能监察、机关作风督察、软环境治理等相关部门的作用,通过刚性的问责制度和过程督促检查不断“上紧螺丝”,让推诿不作为者付出代价。还需要不断引入并完善外部评价监督机制,用好“人民评判”的价值标尺,使民意足以左右党员干部的升迁去留。如此内外合力,才能推动各级干部自觉做到能负责、会负责、负好责,从而以良好作风和实绩赢得群众信赖。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