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面前不绕道
谢建东
古语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一个领导干部的责任心、使命感,担当的勇气和精神,在大事难事面前能够看得越发清楚。
敢于担当,首先要有大事难事面前挺身而出的魄力和勇气。林则徐有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精神实质就是敢于担当,在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候,在职务角色需要的时候,能够毫不犹豫地将责任扛在肩上。鲁甸6.5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值得敬佩的英雄,村民小组长周清顺、派出所所长夏大猛……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敢于担当的赞歌。而在灾区的党员干部、救援人员、医护人员、新闻记者、志愿工作者,也无不是冒着塌方、落石、余震、泥石流等危险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正是这许多勇于担当的个体冲锋在前,聚沙成塔,众志成城,使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彰显出担当的力量、中国之精神。
敢于担当不只是说在嘴上,更需要做出实际行动。有的人很会搞表面功夫,讲得比百灵鸟还好听,但一遇到难事大事则落在后头,拐个弯、绕一圈,等别人挑了担子去,自己再来找各种理由,“品头评足”显示能耐。所谓“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这样的干部迟早是要露马脚的。
敢于担当,还要有担当的能力。我们首先肯定有勇气站出来的,有勇气做出行动的,但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做出应有的业绩,必须加强学习,加强担当干事的能力建设。唯有这样才不至于让人评价为有勇无谋式的人物。
加强学习、加强担当的能力培养,需要掌握发展实情、主要任务、工作重点,抓主要矛盾、有的放矢方能事半功倍。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我省跨越赶超的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更需要协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反腐等关系。做一名敢担当、能干事、善成事的干部,就是要认真研究发展大势、省情实际,做到对全局能了然于胸、对细节能抽丝剥茧、具体行动时胆大心细。
为官避事平生耻,为国为民勇担当。大兴担当之风,让每个人都能更有担当,每个有担当的领导干部都既能胸怀大局又能体察微末,都能既是行动派又是实力派,都既能干事又能成事,则富民强滇的宏图伟业何愁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