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通过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提高国有企业影响力、带动力和活力的目标
云南国企的改革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通过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提高国有企业影响力、带动力和活力的目标。围绕投资主体和产权结构更加多元、国有资本布局更加科学、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更加完善等4个主要目标,分类改革,分步实施。
明确企业的功能定位,分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云南国有企业可以分为功能性、公共服务性和竞争性三类。
功能性企业以承担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投资、重要资源开发等全省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打造成为投资运营公司,提高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能力。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投融资能力,加强对优势产业、战略性产业和关键领域的投资引导,突出投资带动和资本运营能力,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子公司层面依托项目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
公共服务性企业以提供公共服务和公益性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加大国有资本投入,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竞争性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提升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地方支柱性关键类产业属于竞争类产业,进行混合制改革,提升整体活力和竞争力。
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不需要国有资本控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采取国有参股形式或者可以全部退出。部分国有企业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逐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普遍降低国有股权的比例,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吸收股权投资基金成为第一、第二大股东,形成相互制衡,股权不宜太分散;引入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战略投资者,以及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各类型国有股之间也可以混合央企、地方企业等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是由国资还是民资甚或外资来控股,更多反映的应该是资本之间的利益考量和实力竞争。发展混合经济要依法依规,不搞“一刀切”,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完善管理体制,由管人管事管资产转向管资本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资委要以产权管理为纽带,围绕“管好资本”落实出资人职责。对企业的考评考核方式可以运用股权激励等各种市场化的办法,政府要简政放权。此前国资委的职能定位是管人、管事、管资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管资本为主,因而国资委要简政放权,特别是要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就是国资委管资本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