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的 “变数”
      发布时间:2014-03-31 10:29:1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专家解读

云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齐欢:

公务员并非“万事无忧”

大学生宜科学规划择业

对于今年云南“考事”上的新变化、新动态,云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齐欢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从招录人数向基层部门增加,体现了政府在关注就业同时保障民生方面的态度。其次是,今年首次出现平均竞争比例下降,一方面体现出我省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多途径分散就业。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求职者更趋于理性的就业观念,将逐步打破盲目跟风的“公考热”时代。

今年公务员报考一开始,即便是最优秀的考生也“嗅”到了考前弥漫的火药味。齐欢说,“千人争一碗” 折射出了大学生就业难与当前社会发展中“企业缺人”两个现状的不平衡。对许多报考人员而言,“知难而进”背后隐含着诸多原因。如考生从小来自家庭传统教育,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另外,“中国式”的大学教育,也类似于批量生产的流水线,让大批量毕业生如同流水线生产下来的“产品”,无法应对与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目前,公务员招考制度仍以选拔精英为主,公务员考试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现状也非一朝一夕破局。其实,许多企业高管、中层素质水平不一定有公务员高,但工资比公务员高得多。齐欢认为,近年来,我省从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增强,拓展多种就业平台,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也开辟诸多领域和空间,大学毕业生应根据自身特点,科学规划择业、就业目标,毕竟公务员考试最终录取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此外,公务员并非“万事无忧”职业,年轻人更应加强自我认知能力,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择业、就业观。

记者 李海球/文 禹江宁/图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