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探访昌宁保障房
      发布时间:2014-11-13 10:46:4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住房质量如何把关

“一些地方保障性住房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当初最担心的就是房子质量安全问题,现在看来是多虑了。” 勐统镇小学教师罗兴旺一家3口原来一直挤在单位不到20平方米的单身宿舍里。2011年秋季开学前,勐统镇首期廉租房建成,罗兴旺入住一套52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水电和有线电视全部齐全的廉租房,他在这找到了家的感觉。罗兴旺说:“原以为接房时是毛坯房,没想到政府考虑得很周全。入住3年了,厕所、水管一点都不渗漏,也没听到其他住户反映住房有质量问题。”

连续7年,昌宁县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县政府承诺办理的“民心工程”,由县长亲自挂帅,高位推进项目建设。几年来,昌宁县实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在全市都名列前茅,多次得到表彰奖励。

围绕群众住房质量安全问题,该县从落实责任,切实把保障房建成“放心房”。昌宁县住建局充分发挥监管职能,明确专人负责,并采取巡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在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督查,对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一律亮“红灯”。

怎样保证分配“三公开”

公平、公正、公开分配是住房保障的“生命线”。居住在惠民小区的住户刘秀英表示:“本来想着我只是一名进城农民工,保障房分配报名时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没想到真的拿到了钥匙。”2012年,当听说昌宁开始建保障房,刘秀英报了名,却意外地接到了入住的通知。“当时那种高兴真是无法形容。”

为从制度上确保分配公正,该县先后制定了《城镇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实施细则》等方案,规范保障对象、保障标准和准入条件等。向社会公开分配政策等信息,确保做到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分配结果公平公正。整合、共享部门信息,采取年审和资格重审、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的“两审两查”方式,对在保人员的经济收入情况和住房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记录,加强监督,强化动态管理。

“保障房不是低档房的代名词,保障房小区与低品位小区之间没有天然的等号。”对此,该县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物业管理上充分体现居住品质,让保障对象共享“最宜人居的山水田园城市”建设成果。全县建成和在建的6790套城镇保障性住房中,除分布在乡镇集镇的1350套以外,其余5440套分布在县城东、西、南、北的四个居住组团,配套完善,保障对象入住后方便就医、就学、就业,降低了住户生活成本。

记者 李海球 通讯员 吴再忠 字竟春 文/图 

责任编辑:雷蕴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